它的语法规则是由符号(Token)和结构(Structure)的规则所组成,符号(Token)的概念相当于自然语言中的单词和标点、数学式中的数和运算符、化学分子式中的元素名和数字。(注:引自宋劲杉的《LinuxC编程一站式学习》)
因为历史性的原因,很多编程语言的关键词,还有专业术语都是用英语去表达。
魔法界则是精灵文,龙语文字这些古老的文字。
赛里斯语在前世已经错过科技革命,没能在科学界留下足够的印记,导致后来者付出高昂的学习成本和理解代价。
这还涉及到了底层的根基,并且持续不断的产生着影响,实在令人深以为憾。
他想掺入一脚,用赛里斯的符号去定义那些元素学派的魔法。
至于可行性……
计算机系统都能逐渐接纳中文符号,逐渐产生中文关键词,渐渐的从整个系统层面适配。
魔法是强调共鸣规则的系统,当然也能做到。
甚至可以说能够做到更好,更加合理的去适配。
而从设计的层面来看,赛里斯语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如何高度抽象化,如何抑制“属性膨胀”或者“方法膨胀”!
罗兰知道,底层设计不够精妙,会造成尴尬的局面。
比如说,当有新的范例或者实际情况需要处理的时候,不得不添加一些新属性或者新方法。
然后下次再遇到又再添加。
下下次再遇到,还是继续添加。
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不断膨胀,搞得繁琐又凌乱。
所以,某些自然语言能够从十多万的词汇膨胀到百万以上,日后踏入星际时代可能还需要更多。
语法层面,各种表达方式同样如此。
但赛里斯语从一开始就具有高度抽象的特性,能够极大限度的提高复用性。
比如说偏旁部首这些组成的部件,凡是属气体类的,就要带气的部首,凡是带有三点水的,则以与水和流动相关,凡是金属的则带金字旁。
老祖宗们或许不懂什么叫做编程语言,但却在无意之中契合了这些道理。
从源头上就设计好的话,即便经历万千年,这些东西也能跟写的好代码一样继续运行,不会轻易变成屎山。
符文学派是非常古老的领域,相对于其他学派而言,拥有漫长的历史。
它能影响到一个人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并不仅仅只是专业知识那么简单。
各种资料和解释,名词和规则的定义,还是须得有母语的参与更具共鸣性。
罗兰现在在奥术界做的事情,就属一箭三雕,一举数得了。
他既想要斗倒欧帕尼这个老院长,又想联合莫里宁瓦里安等人,展开合作项目,更想为后世的赛里斯学派学生留下丰厚的奥术遗产。
这些元素魔法的符号化和赛里斯语化,将能打通赛里斯魔法和元素学派之间的关隘,构建起一道快速理解和学习掌握的桥梁,属实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前的元素魔法,绝大部分符号系统,都是被精灵语把持的。
罗兰敏锐意识到,其实亚特莱茵也有“去精灵化”的需求(没办法,老传统了),但在亚特莱茵语的适配过程中,并没有成功。
他这个想法,倒也不是异想天开。
只要对应的项目多了,运用的人多了,总有办法扩大影响力的。
这个过程,可比所谓的中文编程容易多,也科学多了。
而如果赛里斯语和对应的符文化成果,恰巧又在规则层面与之适配的话,那必将得到高度重视,从而大力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