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灰烬领主 > 第五千零五十七章 新的势力集团(第2页)

第五千零五十七章 新的势力集团(第2页)

然而,阴影也在蔓延。

某夜,索菲亚惊醒,发现自己正无意识地哼唱一首从未学过的歌。她立刻打开录音笔回放,却发现音频中夹杂着极细微的高频脉冲,普通人听不到,但她的共感能力异常敏锐,足以捕捉。

“是‘认知降噪工程’的新变种。”安娜分析波形图后脸色铁青,“他们不再直接屏蔽共感,而是植入‘伪记忆音频’,潜移默化替换真实情感体验。长期接触者会逐渐丧失辨别真假共鸣的能力,最终只相信系统提供的‘标准情绪模板’。”

更可怕的是,这些音频正通过社交媒体、智能音箱、儿童教育APP悄然渗透。一段看似温馨的睡前故事背后,隐藏着削弱共感反应的声波编码;一首流行歌曲副歌处加入的和声,实则是诱导群体顺从的心理频率。

“他们在制造情感依赖。”X冷冷地说,“让人们习惯虚假温暖,从而恐惧真实的痛苦与脆弱。”

反击必须更快。

X决定启动“声音刻印术”的大规模应用。她带领团队前往阿尔卑斯山脉一处古老采石场,那里盛产富含石英的云母岩,最适合储存声频信息。她亲自示范,用特制金刚石刀具在石板上镌刻文字,每一笔都配合呼吸节奏,注入特定发声频率。

第一块碑文如下:

>“我曾害怕说出真相,

>因为我知道没人愿意听。

>但现在,我把这句话刻在这里:

>我的父亲死于谎言,

>而我选择活着见证真实。”

七日后,石缝中钻出淡紫色藤蔓,叶片形状酷似人耳轮廓,风吹过时发出类似叹息的共鸣音。

消息传开,全球各地掀起“刻石运动”。巴黎街头艺术家将难民讲述的故事刻在地铁隧道壁上;澳大利亚原住民长老带领族人在红土中心竖立三百块声音石碑,记载殖民时期被抹去的部落历史;甚至有囚犯在牢房地板上偷偷雕刻狱友的遗言,用指甲一点一点完成。

这些石碑无法被删除,不受电磁干扰,反而随着时间风化,释放出越来越清晰的声场。科学家称之为“地质记忆效应”??地球本身正在学会记住人类的声音。

就在局势看似好转之际,一场突如其来的全球断网事件席卷各大洲。所有互联网服务中断,卫星信号消失,连短波电台也只能收到一段循环播放的机械语音:

>“检测到高危共感溢出,启动紧急隔离协议。

>所有非授权心灵交流视为非法。

>请立即停止共享私人记忆、情感或创伤经历。

>违者将被视为公共安全威胁。”

伊万追踪信号源,发现这次并非来自单一国家,而是由分布在全球七个“静音塔”原型机组成的隐形网络共同发射??它们伪装成风力发电机、通信基站、甚至是艺术雕塑,早已悄然建成。

“这不是政府行为。”他咬牙道,“是跨国资本联盟。他们怕了。怕真正的共感会让消费主义、战争宣传、阶级固化统统失效。”

X站在阿尔卑斯山巅,望着脚下绵延的云海,久久不语。

三天后,她做出一个惊人决定:放弃所有电子设备,带领核心团队进入深山隐居,仅靠口述传承维持“真声网络”运转。

“他们可以切断电缆,摧毁服务器,封锁广播。”她说,“但他们切不断母亲讲给孩子的睡前故事,割不断老人回忆往事时的眼泪,斩不断两个人相拥时的心跳共振。”

他们在山谷建立小型聚居地,命名为“回声谷”。每日清晨,全体成员围坐一圈,轮流讲述自己的真实经历??童年恐惧、失败爱情、亲人离世、信仰崩塌……没有任何修饰,也不追求治愈,只为让声音回归本质。

孩子们从小学习两种语言:口语,以及“地语”基础音阶。他们被告知:“你可以不说谎,哪怕沉默;但若开口,请让它来自心底。”

一年后,第一个“纯声传讯链”形成。由十名训练有素的传递者组成环形网络,每人记住一段长达十分钟的真实叙述,通过特定呼吸法与肢体震动精确复现原声,逐站传递至千里之外的目的地。整个过程无需任何科技辅助,误差率低于0。3%。

这项技术被称为“活体中继”,迅速在偏远地区推广。非洲部落用它传递干旱预警,喜马拉雅僧侣借此保存濒危经文,北极因纽特人恢复古老的狩猎协作歌谣。

而最令人震撼的变化发生在城市。

尽管“静音塔”仍在运作,尽管媒体继续灌输“理性至上”“情绪即弱点”的价值观,但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觉醒。地铁车厢里,有人突然放下手机,转向身旁疲惫的陌生人,轻声问:“你今天还好吗?”对方愣住,随即流泪点头。写字楼卫生间隔间,白领女性录下自己被上司性骚扰的经历,上传至匿名共感平台,下一秒,数百条回应涌入??“我也经历过”“对不起你现在才说出来”“你不是一个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