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奶爸学园 > 3211被戳中了肺管子(第1页)

3211被戳中了肺管子(第1页)

礼拜一的晨光透过窗帘缝隙,洒在喜儿和谭锦儿的小餐桌上。

白粥冒着袅袅热气,碟子里摆着一根油条和一个茶叶蛋,谭锦儿把剥好的鸡蛋放进喜儿碗里,轻声说:“快吃呀,吃完还要去学校,别迟到了。”

喜。。。

晨光穿过温室的玻璃顶,洒在那株刚刚破土的新苗上,像一束来自远古的召唤。小满蹲下身,指尖悬停在嫩芽上方,不敢触碰,仿佛怕惊扰一场神圣的苏醒。这株苗来自“重生盒”中那颗无名女子寄来的种子,芸将它编号为L-07,意为“第七次新生”。如今它真的活了,以最柔软也最坚韧的方式,刺穿黑暗,迎接光明。

她轻轻记录下这一刻的时间:2025年1月1日,06:43。笔尖微顿,又添了一句:“L-07,睁开眼的第一刻,世界为它静了一秒。”

外面天色尚灰,铃兰之家还沉浸在新年的寂静里。昨夜的灯火已熄,但空气中仍残留着纸灯燃烧后的淡淡檀香。小满起身推开侧门,冷风裹着霜气扑面而来,她却没觉得寒,反而深吸一口气,仿佛要把整个冬天的清醒都吸入肺腑。

林小树从厨房走出来,手里端着一杯热牛奶,递给她。“你总比太阳早一步。”他说。

“它知道我在等。”小满接过杯子,吹了口气,“就像L-07也知道,有人在等它。”

林小树笑了笑,目光落在那株新苗上。“你说,那位写下信的女人,现在能看见吗?”

“我相信她能。”小满轻声说,“有些人走的时候,不是消失,而是变成了风、变成了光、变成了一粒看不见的种子,在别人心里悄悄发芽。”

两人沉默片刻,远处传来扫帚划过石板路的声音。是老周,铃兰之家的园丁,一个退伍老兵,三年前因PTSD几乎无法与人交流,直到他接手照料第一批铃兰幼苗。如今他每天清晨五点起床,风雨无阻地清扫庭院,修剪枝叶,像守护战友的墓碑一样认真。

“我去帮他。”林小树说着转身走去。

小满留在温室,开始例行检查所有植株的状态。她翻看每一盆的标签卡,记录湿度、光照、生长速度。当她走到“共鸣墙”前时,停下了脚步。墙上贴满了便签、照片、手绘卡片,都是来自全国各地参与者的留言。最近新增的一张纸上写着:

>“妈妈走了之后,我烧掉了她所有的药瓶。昨天,我在阳台上种下第一盆铃兰。我不知道能不能养活它,但我想试试??像她曾经努力活下来那样。”

署名是“一个不愿再逃的儿子”。

小满取下这张纸,放进“未曾发声的春天”档案册里。她的手指在封面上轻轻摩挲,忽然听见身后传来轮椅滚动的声音。

回头一看,竟是陈默推着空轮椅进来。那曾属于苏晚的轮椅,此刻被他擦得锃亮,扶手上还系了一条浅白色的丝带。

“我想重新启用它。”陈默声音低沉,却坚定,“不是为了怀念谁,而是为了让下一个需要它的人,知道这里永远有位置。”

小满点头,眼眶发热。“苏晚会高兴的。”

陈默走到“重生盒”前,打开玻璃盖,取出一张泛黄的纸条??那是最早一批参与者留下的愿望:“我希望有一天,我的痛苦也能长出花来。”

他将纸条放在新苗旁的小木牌上,低声念了一遍,然后合上双眼,像是在祈祷,又像是在对话。

这一天,铃兰之家迎来了新年第一位访客。

是个穿灰色羽绒服的小女孩,约莫八岁,背着一个旧书包,站在门口不敢进来。芸上前询问,她只低头咬着嘴唇,从包里掏出一个铁皮盒子,双手捧着递过来。

盒子里是一撮泥土,混着几根枯草根,还有一片干瘪的铃兰花瓣。

“这是我奶奶种的。”小女孩终于开口,声音细如蚊蚋,“她说……如果花死了,就把土送给能让它再活的人。”

芸蹲下身,认真接过盒子:“你奶奶现在在哪里?”

“天上。”小女孩抬头,眼睛清澈,“但她让我答应她,一定要找到你们。”

芸抱住了她。

中午时分,全国“倾听伙伴”培训中心发来通知:新一期课程报名人数突破两万,创下历史新高。更令人意外的是,其中超过三分之一是教师、医生、警察等原本不属于心理援助体系的职业者。附带的问卷显示,他们报名的原因惊人一致??“因为我身边,有人正沉默地死去。”

小满看着数据报表,久久未语。她想起阿?,想起那个想看海的女孩,想起云南山路上老司机浑浊却明亮的眼睛。原来一颗心的震动,真的能引发千里之外的回响。

下午三点,一场小型仪式在温室举行。他们将小女孩带来的泥土混合腐殖土,小心翼翼覆在L-07周围。陈默朗读了一段苏晚生前写下的日记节选:

>“我们常以为拯救是从高处伸手,其实更多时候,是蹲下来,和另一个灵魂平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