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和永宁的兵马愿听王爷差遣!”
此言一出吴三桂大喜过望连忙扶起了马宝等人。
“孤得将军一人,胜过千军万马啊!”他握紧了马宝的手,激动道。
马宝眼见吴三桂对自己如此看重也是心中感动至极。
“马宝不才,竟得王爷看重,从此以后末将愿为王爷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吴三桂当即和诸将歃血为盟。约定一起反清复明。
至此丽江和永宁的这支明军被吴三桂所掌握。
吴三桂的此行,共计得到了骁勇善战之兵一万六千三百二十四名。
并有马宝等上百位明将发誓效忠。
降服了马宝等人后,吴三桂带兵继续西进抵达了滇缅边境。
他本来出昆明时带兵三万五千余人,并有土司兵五千相助。
行进途中又收编了四千余明军,如今又得到了马宝等部。
如今的吴三桂是统率六万大军直接叩边。
缅甸守边军队得知吴三桂到达后如临大敌。
而吴三桂交涉无果后直接带着六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开进。
缅人如临大敌,守边兵马当即一哄而散。
当进入缅境后,马宝主动请缨。
为吴三桂招抚在这一带的杨武、吴子圣、高文贵、吴三省等人。
杨武当即率兵马七千余人投降。
而高文贵、吴子圣、吴三省乃李定国的晋兵旧部。
磨盘山之战后,他们按照李定国的命令在滇西断后,收拢各路残兵。
原本他们在边境地区已经收拢了数千兵马准备南下和李定国会师了。
但贺九仪一死,他麾下的近万名秦兵散落在各地。
高文贵等人也收容了贺部将士,得到了贺九仪之死的消息。
而吴三桂也曾派出使者和他们联络,他们虽未投降,但也未毁书斩使。
因此得知贺九仪惨死后,这些晋将们不敢南下,便在滇西边境一直逗留。
在永历帝入缅后,他们也曾带兵前往缅甸接驾,想要通过永历帝为枢纽向李定国解释清楚,主臣之间重归于好。
但却被永历帝的诏书所阻。
因此一直在滇西等到了现在。
在此期间原本在磨盘山之战侥幸活下来的高文贵心忧局势。
加之身体重伤未愈竟然一命呜呼。
现在这支兵马还剩下吴子圣和吴三省二人做主。
面对吴三桂的招降,和马宝的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