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6章
宋梧月下葬后,宋家主辞去了他那不大不小、无足轻重的官职。
就在不少小人明里暗里幸灾乐祸之时,朝廷收到了八百里加急送来的消息。
——荆州失陷了。
宋家连日来的低迷仿佛瘟疫一般,迅速席卷整个盛京。有些人再顾不得看宋家笑话,当火烧到自己家,便知道祸临己身的滋味。一个个上蹿下跳,恨不得朝廷立即下令攻打荆州。
早先说过,白衣教最开始便是在荆州南阳郡起家,从不足百人,到逐渐壮大万人之多,也不过几年。随着教众人数越来越多,白衣教如日中天,已经不仅仅只是满足于“救世者”的身份。先前,他们与清河郡官员勾结,企图在江州咬下一口肉来,好扩大自己的版图,谁知道奚常不发威则已,一发威便叫他们落荒而逃,损失惨重。
虽说损失的都是普通教众,也就是最容易洗脑的百姓,但多多少少也能算得上劳动力,加上被精兵围剿,传出去实在难听!教中开始冒出一些不安分的声音,质疑教主和那“佛子转世”的身份。
白衣教丢了夫人又折兵,可谓是吃了大亏,短时间内不敢再惦记江州,至于青州、益州、冀州等地,本就治理森严,发生此事后更是谨慎小心,让人找不到一点空子。
白衣教心有不甘,逃回荆州后便好好反省了一番,觉得还是得有自己的地盘,名正言顺的那种,而不是只能龟缩在小地方。于是,白衣教说服了南阳郡郡守,在他们的扶持下,将本就混乱中的荆州一举拿下。
正如当初,荆州牧帮助韩愚他爹杀害前冀州牧一样。没想到几年之后,兜兜转转,荆州也来了一次相似的易主。
但荆州易主的表面可没有冀州当时那么乐观。
要知道,当时常山郡郡守是打着替朝廷清剿反贼的名头,杀了公然造反的冀州牧,别管他是不是也想造反,可不管怎么说都算是有功之臣,要不然朝廷当时也不会封他一个常山王作安抚。
但荆州可就不一样了。荆州牧意外死在地动中,朝廷的诏书又迟迟未下,本就一团乱,还有冀州从中作梗、浑水摸鱼,使得荆州牧的儿子一个个争得头破血流,各方势力蠢蠢欲动。。。。。。就在这个时候,白衣教联合南阳郡郡守来了个釜底抽薪,打了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
白衣教从发展至今,都是打着“普度众生、救济万民”的名头吸纳教众,恶心程度就连一直暗中窥伺皇位的汝南王都远比不上。别管他是佛教还是道教,影响到了朝廷的便是邪·教,以前小打小闹也就算了,现在公然占领荆州,还口出狂言,散布谣言说白衣教教主才是天命之人,只有信奉白衣教,才能。。。。。。
“妖言惑众!”
宋枝枝面露厌恶,她既不信佛、也不信道,但她知道许多穷苦的百姓需要信仰,在情理之中尚能理解。可白衣教算什么东西?不过就是一些地痞流氓的货色,却敢冒犯圣人,自诩真神!
若是劫富济贫也就罢了,可恶的是,他们所哄骗的,都是曾与他们一样,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穷苦百姓。别看这些百姓什么都没有,可在当下,别说青壮年,就是女人、老人都可以充作劳动力。
且,是极其廉价的劳动力。
白衣教照搬了佛教的那一套,又改良一二,给人洗脑,如今受的苦,都是下辈子的福。做得越多,下辈子越富。信仰真神,才能得以永生!
什么?你说那死了怎么办?
白衣教蛊惑人心,死即是生,生即是死,死了之后才能获得永生,去往西方极乐世界,与家人共享团圆啊!
士族或许嗤之以鼻,可构成这个世界的,绝不是掌握无尽权势与财帛的士族高门。哪怕他们看不起下贱庶民,也不得不承认,没了那些下贱人,谁来做苦力?谁来种粮洗衣做饭。。。。。。等只有“下贱人”才能做的事情?
当越来越多的百姓对白衣教死心塌地,士族高门的这些上等人,才开始慌张起来。
许多朝廷官员急得跳脚,也是因为这个缘故,他们有亲眷在荆州啊!
白衣教也不是只会嘴上放屁的,俗话说得好,上头吃肉下头喝汤,再下头人总能舔着碗,要是只让驴干活却不给吃草,迟早闹出大事。
至于这肉汤哪里来,自然就不言而喻了。
首当受害的便是荆州的富户。
·
到了六月里,天气逐渐开始燥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