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土飞扬的车间里,机器轰鸣。董善穿着工装,戴着安全帽,正站在装配线旁,盯着一台即将下线的重型卡车。
这是他到任后的第七十二小时。
短短三天,他已经开了五场现场会,撤换了两名调度组长,叫停了三条存在安全隐患的生产线。同时,他带来的三十七名技术工人迅速融入岗位,开始推行“工序标准化”作业。
此刻,第一台按照新流程组装的卡车缓缓驶下流水线,稳稳停在检测区。
董善走上前,伸手抚摸冰冷的车身,指尖划过漆面,感受着金属的质感。
“怎么样?”他问身旁的技术员老周。
老周抹了把汗,咧嘴一笑:“一次点火成功,仪表显示正常,制动测试达标。董总,成了!”
周围响起稀稀落落的掌声,夹杂着工人们的议论声。
“这效率,比以前快了近一倍。”
“听说新领导是从一分厂来的,果然不一样。”
“可不是嘛,人家懂行。”
董善没有笑。他知道,这只是开始。
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
当晚,他在临时宿舍写下第一份工作日志:
“今日,首台标准化整车下线。士气有所提振,但管理体系依旧松散。六十六名‘管理干部’中,已有三人提出调岗申请,理由是‘水土不服’。另有五人迟到早退,无视考勤制度。明日召开全体干部会议,立规矩。
技术资料已初步整理完毕,拟于下周启动全员培训。
另:收到李野密电,尚宾对资料外泄有所察觉,正在追查。叮嘱我小心行事。
我不怕查,只怕等不起。
西南不能等,中国不能等。”
写完,他合上笔记本,望向窗外。
夜色深沉,远处山峦起伏,如同蛰伏的巨兽。
他知道,这场仗,才刚刚打响。
而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李野正坐在尚宾的办公室里,面对质问。
“那份资料,是你批的?”尚宾冷冷地看着他。
李野镇定自若:“是。根据集团《跨厂区技术支援管理办法》第十三条,为支持兄弟单位复工复产,可临时调阅相关技术文档。我有备案。”
尚宾眯起眼:“你很会找漏洞。”
“我只是依法办事。”李野平静回应。
尚宾沉默良久,忽然笑了:“董善有你这样的盟友,真是幸运。可你也别忘了,棋盘上的卒子,走得再远,也还是卒子。”
李野起身,微微鞠躬:“只要能过河,卒子也能将军。”
走出办公室,他抬头看向天空。
乌云密布,雷声隐隐。
风雨欲来。
但他知道,有些人,注定要在风暴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