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黑塔废墟深处,莫问天盘膝而坐,周身萦绕残余愿力。
他已在此静修整整百日,未曾进食,亦未言语。手中佛珠一颗颗断裂,落地无声。直到今夜,第五颗青星光芒骤盛,竟投下一束清辉,直照其额心。
刹那间,记忆洪流冲破封锁。
他看见自己还是个少年,在村塾读书,母亲每日送饭,总不忘带一小碟蜜枣;他看见弟弟趴在自己背上咯咯笑,说“哥哥将来要做大神仙”;他看见那个雨夜,母亲疯癫追赶他的背影,口中嘶喊“你还记得你吃的第一口奶是谁喂的吗?”……
“我记得……我都记得……”莫问天双手抱头,发出压抑多年的呜咽,“我不是不想救他……我是怕……怕救不了,更怕救活了又要看着他死第二次……所以我选择了忘记……选择了冷漠……以为那就是道……”
雷声滚滚,暴雨倾盆。
他猛地抬头,眼中竟有泪光闪烁:“可楚临告诉我,真正的道,不是斩断牵挂,而是哪怕明知会痛,仍愿意去爱。”
说完,他将最后一颗佛珠捏碎,站起身来。
“我要去南荒。”他说。
身旁残存的几名弟子惊愕:“尊主,那里已是禁地!且传闻地脉中有怨魂游荡,触之即疯!”
莫问天冷笑:“若真是楚临之魂化作怨念,那也是我咎由自取。就算被他亲手诛杀,我也要去见他一面。”
他踏步而出,灰袍猎猎,身影孤独却坚定。
三日后,他抵达永眠洞。
洞口无人把守,只有一名小女孩正在插蜡烛。她约莫七八岁,扎着两条小辫,神情专注。
莫问天走近,低声问:“你在祭谁?”
女孩回头看了他一眼,清澈眸子里映着烛光:“祭一位叔叔。奶奶说,很多年前,他用自己的命换来了大家的记忆。现在每年这时候,我们都来点灯,告诉他‘我们还记得你’。”
莫问天怔住。
他蹲下身,声音干涩:“你知道他叫什么名字吗?”
“楚临。”女孩毫不犹豫地回答,“他是青葫山的剑仙,也是我们的恩人。”
莫问天闭上眼,久久未语。
当他再次睁眼时,已步入洞中。
岩壁晶石依旧空壳遍布,但地面却渗出淡淡青雾,如呼吸般规律起伏。他一步步深入,直至中央祭坛位置??那里原本躺着楚临躯体的地方,如今只剩一枚青玉残片,静静嵌入石缝。
他伸手欲取,指尖刚触到玉片,整座山洞忽然震动。
青光暴涨!
一道浩瀚意识自地底升起,化作模糊人影悬浮半空。那身影没有五官,却让莫问天瞬间认出??正是楚临。
“你来了。”声音从四面八方传来,温和却不容回避。
莫问天单膝跪地,低头:“我来赎罪。”
“你不欠我什么。”楚临的声音平静,“你只是走了另一条路,一条你以为能拯救众生的路。可惜,你忘了众生真正想要的,从来不是无忧无虑,而是有血有肉地活着。”
“我知道错了。”莫问天抬起头,眼中竟有恳求之色,“我想……重建记忆祠堂,收集天下遗失之情。我想教人如何面对悲伤,而不是逃避它。我可以……成为守忆者吗?”
沉默良久。
青影微微晃动,似在审视,又似在思索。
终于,一声轻叹响起:“你若真心悔悟,便不必问我。只要你点燃第一盏灯,你就已经是了。”
话音落下,青光收敛,一切归于寂静。
莫问天静静坐在原地,许久,才从怀中取出一块布巾,小心翼翼包起那枚青玉残片,贴身藏好。然后,他走出洞外,在小女孩点燃的蜡烛旁,又添了一支。
风吹烛摇,两簇火苗依偎在一起,格外温暖。
自此,莫问天游历九州,每至一处,必建“思归亭”,收容失散亲人信息,助人寻根溯源。他还著《情愿录》,记录百姓名字、故事、悲欢,宣称:“凡书中所载之人,皆不可忘。”
起初有人讥讽他是“叛道者”,后来却纷纷追随。十年之间,“守忆盟”势力遍及南北,甚至渗透朝廷,影响律法修订??凡拐卖人口者,不仅斩首,还要当众诵读受害者家属书信三遍,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