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诸天执道 > 第16章 传承经典两更一万(第2页)

第16章 传承经典两更一万(第2页)

为何四季轮转是春夏秋冬这样的顺序,而非是秋春夏冬?

道法自然,道亦包含了规矩。

洪易若不拜陆凤秋为师,他如何行事,与陆凤秋便无关,但想要拜陆凤秋为师,便得有舍才有得。

同样因为求一个坦荡,陆凤秋不会去默写《易经》。

若他提前将《易经》写出来,他心有尘埃,便算不得坦荡二字。

所以,陆凤秋没有打算去默写《易经》。

该是他洪易的机缘,便是他洪易的机缘,陆凤秋也不屑于去取他洪易的什么。

他陆凤秋的机缘在什么地方,陆凤秋一清二楚。

于是,这些日子陆凤秋沐浴焚香,在至道殿的“道”字前静坐七日,向道阐述心迹,方才着手书写《南华经》和《道德经》。

《南华经》即为《庄子》。

《庄子》共计内篇七篇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五十二篇,共计十余万言。

陆凤秋将《庄子》整理一番,结合此方天地的情况,将《庄子》删减为内篇七篇,外篇十五,杂篇十一。

待陆凤秋写到《庄子·天下篇》之时。

锦绣文章中的精气,陆凤秋便再也压制不住。

“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源于道。”

“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

“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

陆凤秋每写一句,便能看到那纸上大放光明,字字浮空,天地明亮。

陆凤秋于这些经义之间自有见解,《天下篇》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

陆凤秋经历过诸子百家的时代,自然能明白其中道理。

此刻,一股股庞大至极,浩渺至极的精气从那纸卷上的文字上透出,陡然间冲上天空!

霎时间,整座青云峰都出在金光弥漫当中。

天际之中,金光云气缭绕。

金光凝结成字,光华流转,仿佛大道真经显化,大道真言成像,形成了一幅震惊世人的画像。

此刻,整个青云峰都沸腾了。

青云峰上上下下连杂役带外门弟子,还有其余四峰的上千工匠都在仰望着从至道殿中散发出来的鼎盛金芒。

“我的天呐,到底发生了什么!”

“是道祖显化了吗?”

所有人都在震惊疑惑。

就在此时,玉京城中的贡院之内。

供奉在庙宇之中的那些“诸子”牌位,塑像,都猛烈的发出了颤抖!

颤抖的声音,响彻了贡院,响彻了整个玉京城!

……

皇宫之中,内阁大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