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医路坦途 > 第八百九十五章 黑子也有富裕烦恼的时候(第3页)

第八百九十五章 黑子也有富裕烦恼的时候(第3页)

“准备好了。”她说,“我知道这条路有多难。但也知道,正因为难,才值得走。”

当天下午,林晚参与了首台独立主刀手术??一台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摘除术。术前她反复核对患儿信息,确认麻醉状态,调整显微镜焦距。当晶状体混浊物被缓缓吸出,视网膜清晰呈现的瞬间,监护仪传来规律的心跳声,手术室里一片寂静。

“视野清晰。”助手低声报告。

林晚深吸一口气,轻声道:“补光,准备植入人工晶体。”

三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她走出手术室,家属激动地握住她的手连声道谢。她没有多言,只是轻轻拍了拍孩子的头,说:“以后你想看星星,就能看到了。”

晚上,她在值班日记中写道:

>今天,我终于明白了什么叫“传承”。不是接过谁的名字,而是接住那份不愿放手的责任。

>

>曾经有人为我点亮黑暗,现在,轮到我去照亮别人的夜。

>

>这条路很长,但我已启程。

与此同时,联合国发布《全球公共卫生创新年度报告》,将“茶素共同体”列为“二十一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基层医疗范式之一”,评价其“以极低成本实现了极高覆盖率,以科技赋能而非替代人文关怀,重新定义了公平医疗的边界”。

国内舆论随之沸腾。社交媒体掀起“寻找身边的光明使者”活动,无数普通人被推上前台:四川凉山的彝族女村医骑摩托翻越三座山送药上门;黑龙江边境哨所军医自学AI诊断系统为牧民远程问诊;海南渔村退休教师组建“银发护眼团”,每天监督孩子们做眼保健操……

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延续这场无声的革命。

秋天,第三届“百名青年医师守护计划”启动。这一次,报名人数突破八千,涵盖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留学生。出发仪式上,一百名新锐医师集体宣誓后,齐声朗诵张凡三年前写的那封公开信。声音洪亮,穿透秋风,传向远方。

当晚,“萤火?望站”拍摄到罕见的双星交汇天文现象。职工们自发聚集观星,有人提议将这一年星轨图命名为《守望者之路》。张凡站在人群中,仰望着浩瀚星空,忽然觉得,这片土地上的每一盏灯,都是某种意义上的星辰??微弱,却彼此呼应,终成银河。

冬至那天,艾琳?韦伯带着最新研究成果来到中国。她在苍北医院学术厅作报告,展示决明子关键肽段激活PROM1基因的完整通路机制,并宣布启动一期人体临床试验。会后,她找到张凡,递上一支试管,里面装着淡金色粉末。

“这是我们提取的纯化肽,”她说,“第一批志愿者,你想交给谁?”

张凡沉思片刻,拨通了阿依努尔的电话。

三天后,在喀什一所乡村小学的操场上,举行了简单的启动仪式。五名患有早期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孩子站成一排,每人手中捧着一个小玻璃瓶。张凡蹲下身,将微量药剂注入生理盐水瓶中,递给第一个孩子。

“这不是魔法水,”他对全场师生说,“这是千万人努力换来的希望结晶。它能不能真正治好病,还需要时间验证。但请记住,敢于尝试本身,就是胜利。”

孩子们喝下药剂,脸上露出笑容。阳光洒在他们清澈的眼眸里,像是点燃了五簇小小的火焰。

回程途中,闫晓玉问:“你觉得十年后,我们会走到哪一步?”

张凡望着窗外飞驰的风景,缓缓道:“我希望有一天,人们不再需要‘光明种子行动’。因为每一个孩子出生时,都能自然地看见这个世界;每一位老人年老时,都不必恐惧黑暗降临。到那时,我们才算真正完成了使命。”

车轮滚滚向前,碾过积雪,留下两道深深的轨迹,如同生命延伸的脉络,绵延不绝,直至远方。

风依旧吹着,筛查车的广播声在村庄上空回荡:

“前方社区开展免费眼健康普查,请携带身份证有序排队……”

远处,又有一群年轻人背着药箱,踏雪而来。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