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远去,只见云海尘清,山河影满,收观近前,又有流霞细细,红叶依依。
二人临风而立,默默静赏。
溪芷忽然问道:“京城是什么样子?”
“很繁华,也很热闹。”胥姜深吸一口清风,缓缓道:“不似这里清净。”
溪芷看向她,“可你却更喜欢那儿。”
“嗯。”胥姜点头,“那里有我的书肆,我的前程,还有我的朋友,我的恩人和……我的家人。”
“你们什么时候启程?”
“原定在中秋过后。”胥姜感觉她手有些冷,便拢住她,为她揉了揉,“若母亲想让我多留一阵,也可往后推一推。”
溪芷反握住她,“那你的书肆怎么办?”
“书肆有梁墨看着,没事的。”
“离得太久终归不好,何况书肆如今又兼官刻坊,若上头分派差事下来,无人主持局面,将事办砸了,会影响书肆声誉,也会给你添罪责。”
这也是胥姜担心的事。
溪芷继续道:“况且还有你的婚事,总要回去准备操持。”
儿女婚事,原该父母筹办,可胥姜却要自己操持,溪芷心头难受又遗憾。
都怪她醒得太晚,身子又不争气。
胥姜另问起:“母亲可听父亲提起过林噙年?”
“林噙年?”溪芷想了想,问道:“可是你父亲的旧友,那位如山先生?”
“正是。”说起林夫子,胥姜心头便忍不住挂念,也不知他和红锄那小妮子如何了。
“我入京后,阴差阳错地与他重逢,他一直拿我女儿看待。我与楼家议亲,也是他出面代行父职,商定婚仪要事。”
溪芷不禁感叹,“不曾想,与他竟还能续这番前缘。”
如今想来,或许是师父冥冥之中指引,才让她与林夫子重逢。“我来充州之前,他便叮嘱我不必忧心婚事,一切自有他做主,所以母亲也不必担心。”
“你总让我不用担心,可你自己却时时担心,担心我的病,担心我的处境,事事来迁就我。”
溪芷望进女儿的眼睛,心头既愧疚又心疼,“阿姜,你不必这么懂事,不必事事以我为先,你大可放肆些,走你自己的路,无需为我停留。”
知女莫若母,知母莫若女,两人心中都知道对方在忧虑什么。
“你我母女分离二十几载,能重逢、相认,已是大幸,我不敢再奢求别的,只希望你好。”
溪芷的愿望从未变过,她只希望自己所爱之人,都能好好活着。
“所以,此刻换我来说,你不必担心我。我会配合戴神医治疗,好好休养。也会同你万叔与阿淼从此过安稳和乐的日子,不会再沉溺于过往,伤害自己,耽误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