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越来越多,衙门的差役分散四周,禁止再上人,未登上江渚的百姓,便在船上或江边搭台设祭。
忽地,祭台上传来锣鼓声响,祭台中央的铜炉也被点燃,升起阵阵青烟。
“请五神——”
随着土巫一声呼喝,包括土地神、风伯、雨师、水官、神农五神像,被抬上祭坛,供奉在神龛之上。
待神像安放好后,土巫吟唱请神祭辞,随后示意锣官敲响铜锣。
锣响三声后,土巫高喊:“一拜,敬请五神。”
众人随即跪拜。
“二拜,风调雨顺。”
众人再拜。
“三拜,五谷丰登。”
三拜结束后,土巫对杜回请道:“请知州大人供读祭文,以告神明。”
众人肃穆以待。
杜回再朝众神一拜,随后转身面向百姓,拱手朝天地山河再一拜,和着鼓韵吟诵《良耜》:
“畟良耜,俶载南亩。
播厥百谷,实函斯活。
……
……
杀时犉牡,有捄其角。
以似以续,续古之人。”
众学官、学子不禁跟着诵读,胥姜也虔诚跟随。
诵读完祭文后,祭乐渐起,一群扮成先民农人的若符,随着乐声围着神像跳起了祭神舞,土巫随着节奏,也摇起了巫杖,以蛮语唱起了蛮民祭辞。
若符们一边跳,一边随韵律呼喝,祭台下和江面上,还有两岸的百姓们,也都齐声应答,听得人热血沸腾。
胥姜等人也情不自禁的跟着喊了起来。
声音震动四方,楼云春不用问路,便寻声来到了江岸。
他朝江中望去,辨出祭台上的杜回,再朝四周巡视,却难觅胥姜踪影。
人太多了。
楼云春沿着江岸,穿行在人群中,最后挤到渡口,可渡船此时却停靠在彼岸,他无法渡江。
“这位老伯,我怎么才能过江?”他拉着一名老伯问。
老伯不会官话,语速又快,叽里呱啦说了一通,听得楼云春满头雾水。
从旁一名游人见状,解释道:“渡船要祭祀结束后才回来,眼下过不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