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全球进化:我移植了至高神心 > 第1213章 你怎么就顿悟了(第1页)

第1213章 你怎么就顿悟了(第1页)

“撤。”

白朴的四极爆发,威力确实很强横,但缺点也很明显,那就是无法持久。

常态的白朴,因为耐力、精神属性都很高,就算战斗几个小时都可以,因为他的体能、心力恢复的速度跟得上消耗。

但。。。

白启在木屋前站了整整一夜。信纸被他握得发皱,边缘泛起细微的毛边,像一片经年未翻的旧书页。晨光初透时,他才缓缓将它折好,放进胸口内袋??那里原本贴着心跳的位置,如今却仿佛多了一层温润的震颤,与至高神心残片的脉动隐隐相合。

他没有烧掉这封信,也没有告诉任何人它的存在。他知道,丰神秀不是离去,而是转入了另一种形式的“共感”:不再作为桥梁,而成为阴影中的守望者;不被看见,却无处不在。

七日后,第七区那名切断神经接口的少女被人发现蜷缩在废弃地铁站深处。她双眼睁着,瞳孔却失去了焦距,脑电波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状态??既非昏迷,也非清醒,而像是意识主动折叠进了自身最底层的记忆褶皱中。救援队试图唤醒她,但所有外部刺激皆无效。她的身体维持着基本生命体征,可灵魂仿佛已退行至人类语言诞生之前的黑暗纪元。

苏娅亲自带队前往现场。她脱下防护服,只穿着素白长裙走入隧道,在距离少女三米处盘膝坐下。她没有接入全球共感网络,也没有启动任何共情增幅装置,只是闭上眼,轻声哼起一首古老的摇篮曲??那是《人之诗》尚未成型时,林婉儿曾在病床上为临终儿童吟唱的旋律。

音符在潮湿的空气中漂浮,如同微尘般缓缓沉降。

一个小时后,少女的眼皮轻轻颤动了一下。

又过了十分钟,她终于开口,声音干涩如沙砾摩擦:“……你没用共感来‘读’我?”

苏娅睁开眼,微笑:“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有人愿意安静地陪在你身边,哪怕你什么都不说。”

少女的眼泪无声滑落。那一刻,监控数据显示,她的意识场出现了一个极微弱但稳定的正向波动??不是来自外界输入的情感共振,而是源自内部自我重建的第一道涟漪。

消息传回昆仑总部时,白启正在调试一台新型共鸣过滤器。这是根据“静默素”原理逆向研发的设备,旨在帮助个体在保持共感连接的同时,自主设定情绪接收阈值。它不像药物那样改变生理结构,而更像一扇可以自由开合的心门。

他听完汇报,沉默良久,忽然问:“她还记得自己为什么逃吗?”

“记得。”助手调出录音片段,“她说,那天晚上,她梦见全校同学都在笑。但他们笑的不是笑话,是她藏在心底最深处的羞耻??小时候尿床的事。那段记忆本该随时间淡去,却被某次无意识的情绪泄露捕捉到,扩散成了群体性的嘲讽素材。她说,‘我不是怕他们知道,我是怕连我自己都控制不了自己的记忆。’”

白启手指一顿。

这正是问题的核心。共感能力的进化方向错了。他们一直在追求“更深”、“更广”、“更快”的连接,却忘了问一句:谁拥有对自己内心的主权?

当天下午,他召集了全球十二位顶尖神经哲学家、伦理学家与使徒代表,在木屋后院召开了一场非正式圆桌会议。没有投影仪,没有记录系统,甚至连水杯都是陶土手工烧制的粗碗。他们在樱花树下围坐,任风吹乱笔记,任花瓣落在茶汤里。

“我们犯了一个根本性错误。”白启开口,“我们将共感视为一种技术成果,而非一场文明转型。我们教会人们如何倾听彼此,却没有教他们如何独处;我们建立了情感高速公路,却从未设立休息站。”

一位来自北欧的老学者点头:“就像语言发明之初,并非为了倾诉一切,而是为了在必要时说出‘我饿了’或‘这里有危险’。真正的沟通,始于克制。”

苏娅补充道:“现在的年轻人,从小就被植入‘共享即美德’的价值观。他们不敢有秘密,害怕孤独,甚至把沉默当作背叛。可孤独不是缺陷,它是灵魂呼吸的空间。”

讨论持续到深夜。最终达成三项共识:

其一,推动联合国通过《情绪自主权公约》,明确每个人有权决定何时、何地、以何种程度参与共感网络,任何形式的强制共情将被视为精神侵犯;

其二,重启“记忆花园”项目??一个完全离线的私人意识存储空间,允许用户将不愿共享的记忆封存于量子加密节点中,唯有本人意愿方可开启;

其三,设立“静默日”,每月一次,全球共感网络主动关闭二十四小时,鼓励人们回归面对面交流、书写纸质信件、聆听自然之声。

决议公布后,舆论哗然。支持者称其为“人性的回归”,反对者则警告“这是进化的倒退”。某些极端共情组织甚至发起抗议,宣称“断网即是分裂”,并在多个城市制造小型情绪风暴??数百人集体释放高强度悲痛波,导致周边居民陷入短暂抑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