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言重了,能为国家做出贡献是我的荣幸。”鲁班谦虚地回应道。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变得轻松起来。周安知道鲁班是一个聪明且忠诚的人,他的加入将会为南越国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助力。
“鲁班大师,我有一事相求。”周安突然正色道:“我希望您能够将这些火铳全都拿来,我有重要的用途。”
鲁班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知道火铳的重要性,也明白周安不会轻易做出这样的决定。他深深地看了周安一眼,然后点了点头表示答应。
周安手持火铳,目光如炬,他简单测试了一下,发现其威力确实惊人。心中有了底气,他决定举行一场辩论大会,亲自舌战群儒,让那些反对者彻底信服。
“鲁班大师,我要你把所有反对科举考试和免费教育的人全都召集到皇宫来。”周安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坚定和自信。
鲁班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他就明白了周安的意图。他点了点头,表示会尽全力完成这个任务。
消息传开后,文人雅士们纷纷议论纷纷,他们认为周安只不过是一介武夫,怎么可能在辩论中胜过他们这些学识渊博的人。
出于对周安的敬畏和对辩论的好奇,他们还是纷纷前来参加这场辩论大会。
辩论大会的日子终于到来,皇宫中人头攒动,数百名文
人雅士齐聚一堂。
他们或自信满满,或心怀忐忑,但都期待着能够在这场辩论中一展才华。
当周安走进大厅时,他并没有选择与数百人同时对战。
周安站在辩论大会的舞台上,目光如炬地扫视着下方的文人雅士。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洪亮而坚定地说道:“今日,我周安在此,愿与各位探讨一个议题——为何百姓应当学习文化。”
“但在此之前,我想让各位先进行一场内部的辩论,挑选出最精英的三位代表,与我进行最终的较量。”
此言一出,全场哗然。文人雅士们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周安会提出这样的要求。但周安的神情却异常认真,显然不是开玩笑。
一场激烈的辩论开始了。文人雅士们分成几个小组,围绕“百姓是否应该学习文化”这一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他们引经据典,各抒己见,试图说服对方。
周安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他们的辩论。他的目光深邃而锐利,仿佛能看透每个人的内心。他倾听着他们的观点,思考着如何应对。
经过一个多时辰的激烈辩论,最终挑选出了三位代表——张三年、李四才、王五学。
这三人都是学识渊博、口才了得的文人雅士,他们各自有着坚定的观点和独到的见解。
周安将三人迎进府中,亲自为他们沏茶。
他坐在主座上,目光平静地看着三人,然后开口问道:“三位都是学问渊
博之士,我周安有一事不明,愿向三位请教。”
张三年三人中年纪最长他捋了捋胡须沉声说道:“周安陛下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