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会呀!”说罢,杏儿就唱了起来:
[女声]“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纪绪接着杏儿的歌声唱:
[男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还别说,这凄美的歌声,还真能让人想象出那个孤独的秋夜:
三更,冷雨滴在梧桐叶上,一位独处秋闺的女子,脆弱敏感的心已无法承载离情别绪的痛苦,缠绵悱恻,幽怨伤怀,彻夜不眠。
其意蕴深厚,令人回味无穷……
[女声]“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男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女声]“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
[男声]“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女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看到两人唱的是情深意切,英英的醋劲又上来。
纪绪赶紧问了句,“四小姐,学会了么?”
英英不悦道“学会什么?”
“这首《更漏子》呀!”
“我本就会~”
“会,就唱吧!”
英英一想,再不唱可就真没有机会了,便道:“这就唱……”
[合唱]“玉炉香,红蜡泪,偏照画堂秋思。眉翠薄,鬓云残,夜长衾枕寒。”
英英唱:
[女声]“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男声]“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合唱]“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唱完后,纪绪问道:“四小姐,这堂课,你领会到了什么?”
英英说:“与其彼此如此痛苦和相互折磨,为何不学学那梧桐本身?”
纪绪问:“学梧桐,怎样?”
英英说:“学梧桐的‘执着’和‘忠贞’。古代传说,梧是雄树,桐是雌树,梧桐同长同老,同生同死,且梧桐枝干挺拔,根深叶茂,在诗人的笔下,它又成了忠贞爱情的象征。
如唐孟郊《烈女操》----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
又如《孔雀东南飞》中的----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
诗中用松柏梧桐的枝叶覆盖相交,象征了刘兰芝和焦仲卿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他们对纯真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岂不震撼人心?”
这时,英英用老师教育学生的口吻说:“你们这些男生啊,更要像那些梧桐,有着正直的身躯,柔软的心里,等长大成材做成‘嫁箱’,又能盛下女孩的一切……”
她又感慨地道:“其实,人生不过如此。也许我们都很平凡,也许我们都不起眼。就像那梧桐花,虽不好看,但并不妨碍我们美丽……
其实,多愁善感并不是什么好事,特别是对于年轻人来说,大好的青春时光怎能在感慨、遗憾和唏嘘中蹉跎。正所谓‘人不轻狂枉少年,心无浪荡非君子’。面对这大好的时光,面对未来的无限可能,不正是我们排除外来的干扰,认准既定的事实,朝着自己选定的目标努力的时候嘛?”
最后,英英仿佛是对纪绪说的:“记住了,只要你努力了,只要争取了,总会有收获的。你我现在要做的,就是不忘初心,努力奋斗!青春不用来奋斗,那用来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