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默的车队刚进海军基地大门,便被海军总司时靖海带队迎了上来。“动作这么快!”时靖海笑容满面道。“鲲龙潜艇编队刚接到命令,返航还需要一段时间。”“我先带你视察一下基地里面的军港码头吧!”林默点了点头。“也好。”众人各自上车,向着海军基地几里外的军港码头而去。这个新建的海军基地与蓬莱造船中心南部相毗邻,建成已有将近半年时间,而基地内的大型军港却是在一季度末才彻底竣工。此时的军港内,数不胜数的华夏军舰正在港中停泊,其中不乏有万吨级大驱。码头上,林默和海军总司时靖海负手而立,身后站着一排身穿白色海军制服的高层将领,共同眺望一望无际的渤洋。“林默同志!”时靖海指着刚刚驶出军港的52型导弹驱逐舰,笑着说道。“渤洋海域是我们华夏的内海,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平均水深达650米。”“达莲造船厂所有最新下水的大型军舰,都会先在渤洋中进行集训演武,之后才会分配到东方军区和南方军区,前往外海执行巡航任务。”“这艘52-c型万吨大驱便是上个月才刚下水不久”听着时靖海对渤洋海域一番介绍,林默心中不免有些感叹。上个世界的渤海,平均水深只有18米,别说建什么大型军港,就连普通的大型货运港口都很难修建。而在平行世界的蓝星,华夏的渤洋海域,平均水深竟然达到650米!地理属性如此优越的战略要地,偏偏却是华夏三面环陆、完全封闭的内海,简直可以称作天然的一流海军孵化器。难怪不过才2013年,这个世界里的华夏已经拥有能够下潜600米深度的战略核潜艇,原本只有6000吨排水的52级驱逐舰也变成了万吨大驱。按照正常历史发展进程的话,华夏万吨大驱开始下饺子还要等上好几年。离开码头。在时靖海的陪同下,林默又对海军基地大致巡视了一番。还没等巡视结束,工作人员便匆匆来报。“报告首长!”“鲲龙潜艇编队已按指令返航至渤洋入海口!”“请指示!”得知这个消息,林默也没什么心情再巡视,立即与时靖海共同前往指挥中心。几分钟后,一行人来到位于基地正中的海军总部办公大楼。乘坐电梯来到顶楼,经过复杂却高效的身份验证之后,大家终于进入到华夏海军岸上指挥中心。“首长好!”一众技术军官起身敬礼。“同志们辛苦!”林默和时靖海来到指挥中心主位上落座。此时,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显示着18艘与常规舰艇形态迥异的新式潜艇。潜艇的外形呈扁平的椭圆形状,就像一个橄榄球被压扁了一样,说不清的怪异,又显得格外科幻。由稀金合金打造的潜艇外表面通体黯黑无光,在水下哪怕用反潜探照灯对直照射,也极难发现它的踪迹。非要对鲲龙潜艇外观做个定性描述的话,只能用外星飞碟水下版来形容。此时,大屏幕上也在显示潜艇的运行参数。“鲲龙深水潜艇。”“艇长:525米!”“艇宽:245米!”“艇高:9米!”“标准排水量:23800吨!”“极限潜深:5000米!”“极限航速:120节!”“”“当前深度:130米!”“当前航速:125节!”“”林默抬头看着这18艘正在渤洋入海口慢速巡航的鲲龙深水潜艇,心中表示非常满意。战略核潜艇,是一个拥核国家真正的战略杀手锏。因其极强的隐蔽性和极为恐怖的突袭作战能力,很多时候,核潜艇都到别人家门口开始上浮发射蘑菇导弹了,别的国家甚至都还没反应过来。因此,性能远超蓝星各国战略核潜艇的鲲龙深水核潜艇,其军事战略意义比起玄女战机来也不遑多让。对于如此重要的军工装备,林默原本应该全程主导“鲲龙”潜艇的研发,但由于现在任务太过繁重,他只好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两大母舰的建设工作中去。一个月前疯笑大疫又突然爆发,作为大疫防治总指挥官的他更是完全脱不开身。所以,对于“鲲龙”深水潜艇的研发项目,林默被迫当了一次彻彻底底的甩手掌柜。在拿出全套技术资料后,便全权交给了作为华夏战略核潜艇第一人的黄老院士,以及他那几百号专精船舶重工的徒弟门生。事实证明,华夏确实能人辈出。黄老一脉不仅没有让林默失望,更是远远超出他的心理预期。鲲龙深水潜艇的研发全程,黄老团队只在起始阶段向林默请教过一次技术关隘答疑,便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里,顺利打造出了华夏第一艘“鲲龙”原型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