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学霸从改变开始 > 第六百七十九章 回到研究状态(第3页)

第六百七十九章 回到研究状态(第3页)

NP完全问题,也叫NP-C问题。

是多项式复杂程度的非确定性问题。

简单的写法就是“NP=P?”。

问题也就在这个问号上面。

到底是NP等于P,还是NP不等于P。

当然,几乎绝大多数的人,都希望NP等于P。

因为这背后的实际意义,太过重大。

只可惜,就算再多人的希望,也不能将这道千禧年大奖难题,给变成事实。

它仍旧在等待着,能够解决它的人出现。

“P类问题和NP类问题的关系……”

第一篇文献结束,陈舟看了看草稿纸上,自己所写的内容,小声的呢喃了一句。

事实上,要知道“NP=P”是个什么问题,先要知道什么是P类问题,什么是NP类问题。

P类问题和NP类问题这两个概念,是和计算理论中的时间复杂度有关的。

至于计算理论中的时间复杂度,简单来说,就是解决一个问题的某种算法,所需要的计算量,随着这个问题的规模增长而增长的速度。

这个概念,更多的被应用在信息学的计算机算法上。

在算法中,时间复杂度本质上,是指计算量增长的速度,而不是这个算法运行的时间。

自然的,对于同样的一个问题。

如果采用不同的算法,其时间复杂度也是不一定相同的。

而如果某个问题,能够找到的最优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n的多项式函数。

那么,这个问题就被称之为P类问题。

P也就是多项式的英文首字母。

此外,还有一些问题,无论其是否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复杂度内求解,如果知道一个随便给出的可能解,能够在多项式时间复杂度内验证其是否为所求的解。

那么,这类问题就被称之为NP类问题。

至于为什么要研究一个问题,是否有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算法。

则是因为,多项式时间复杂度的计算量增长速度,有些过于“快”了。

随着n的增大,其计算量远远小于O(2^n)、O(n!)、O(n^n)这些时间复杂度问题。

就好比那个很有名的大整数质因数分解问题。

给出一个2048位的二进制整数,要找出它的某个质因数。

一般来说,可能举全世界的计算能力,也需要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这个求解计算过程。

但是,如果知道某一个质数的话。

却可以用最普通的计算机,在几秒钟时间内,确定这个质数,是不是这个2048位二进制整数的一个因数。

而这,便是不同时间复杂度,在实际计算过程中的差别!

虽说有时候快了不好,可是在时间复杂度上,还是快一点比较有应用价值。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