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装甲兵训练的同时,还进行了两件大事,对刘子龙部队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还是沿用国府统一标准。但是重新设计样式,让其更好看、更有实用性。军服分两种,一种是常服,采用中山装式样、大盖帽,军官配皮鞋,士兵配胶鞋。军衔扛在肩上,领章作为军兵种符号。比较正式的场合穿着的。另一种是作训服。顾名思义,作战、训练、生产活动时候穿。刘子龙结合穿越前的经验,将作训服上衣设计成夹克式样,裤子做得更肥,袖口、裤口可以收紧。考虑到实际作战训练中的磨损情况,肩头、肘关节、膝关节进行了加厚处理。而且多增加口袋,以便多携带各种需要的东西。军衔则在领子上,军帽为带两个扣子的小帽。平时大部分时间穿作训服,只有机关工作人员以常服为主。新军服质地更好。常服更笔挺、作训服更耐脏耐磨。随着新军装和新军衔落地,也标志着刘子龙部队的正规化建设又上了一个台阶。另一件事情就是邱明率领的代表团与捷克的谈判情况。邱明拿回了长长的对方可售武器清单,刘子龙反复看了三天,终于圈定了几种产品。第一种当然是最初的目的,lt-35轻型坦克。这种坦克并不能让刘子龙满意,他内心更倾向于像日后t-34那样三大技术指标均衡、并且皮实不爱坏的坦克,但是此时实在是没得挑。第二种他一眼相中的,就是捷克生产的47毫米战防炮。相比于目前装备的37毫米战防炮,射程直接远了一倍,穿甲能力也加大了一倍,1200米的距离可以击穿60毫米厚的钢装甲,这足以对付当时所有的脚盆鸡坦克了!当然重量也增加了不少,战斗全重从400多公斤直接增加到了600公斤以上。但是没关系,有了汽车,这就不是问题。之前只有37毫米一种战防炮,以至于团级反坦克用它、到了师、军两级,甚至专业反坦克炮兵还用它,这是不合理的一件事情。47毫米炮虽然还是小口径反坦克炮,但是总要比37毫米口径炮更具有威力。第三种就是该国生产的h3105毫米榴弹炮。该炮的射程为11公里,比汉斯家的同口径105毫米榴弹炮近了1公里,但是重量却轻了不少,只有14吨,而汉斯家的却达到了2吨。这样一比较起来,比起减轻的重量,那点射程的优势可以忽略不计了。第四种更是让刘子龙有些心醉了。那就是k系列150毫米重榴弹炮。毕竟尽管已经有了可以大规模列装的105毫米榴弹炮,,但是105毫米口径的炮弹其实还是砸不开坚固工事的。刘子龙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早在东北军时期就装备的、目前还在改进中的150毫米重迫击炮身上了。然而相比起150毫米重榴弹炮,150毫米重迫击炮至少有两个不足:第一,射程问题。迫击炮的射程太近了,根本无法承担与对方炮战的任务,且由于射程近,安全度大大降低;第二就是无法进行直瞄射击。想想150毫米口径的巨炮如果打直射,那种毁伤效果,将是多么恐怖的?第五就是半自动步枪了。之前国内共装备有三种捷克生产的枪械,包括一种栓动式步枪、zh-29半自动步枪和大名鼎鼎的捷克式机枪。栓动式步枪自不必说,同类可替代产品甚多。捷克式机枪也不必说,因为性能出色、稳压其他竞争对手,目前自己部队中的制式轻机枪就是以此为原型的,只是加大了弹匣容量而已。而半自动步枪就喜忧参半了。喜的是毕竟半自动的火力优势大大优于栓动步枪,忧的是该枪又贵又不可靠。然而,要想打败脚盆鸡,就必须装备一款可靠耐用、经济实惠的半自动步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