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继续绘制着,外头,那个放饭的狱警已经接近,同时用泰兰德语叫道:“寄信了!十块钱一封信!”
啪嚓。
他停在了一个牢门前,拉下放饭的小窗口,把那一盘光看着就让人想吐的破鱼烂饭放了上去,里头伸出一只手把饭拿了进去,但是狱警没走,也没关小窗,而是继续等着,果然很快的,那只手又伸了出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和一张10英镑,放在了小窗上。
狱警收起了这些,这才关了小窗,继续往前走,这个画面的最后,是他收入餐车侧面包里的一叠信封露出的一角,那一角上,有一张邮票。
监狱里,渣渣辉终于再一次绘制完成,然后拿着另外一个小小的尖刺,开始在他新画的那个花纹周围戳下一个又一个的小洞,很快戳满了一圈。
他拿起来吹了吹,又对着阳光看了看,那个新的花纹的全貌也就此出现,和前一个画面中露出来的信上的邮票一模一样,或者可以说,那就是一张邮票!
狱警很快走到了渣渣辉所在的监狱门边,然而,和别的门都要等上一等不同,这个门他在送了饭之后完全不停,就准备离开。
渣渣辉急忙开口叫住了他,“喂,喂!寄信,我要寄信!”
狱警终于停住了脚步,怀疑的瞥了他一眼,终于还是接过了他从小窗递出来的信和钱,只看了一眼,立刻大怒。
“我和你说过,我要钱,不是你的这种假钱,是真钱!”他大吼着,一手拿着渣渣辉递给他的“钱”,另一手拿着一张刚刚收到的钱,并列在一起,让渣渣辉看。
很显然,即便画工很出色,但是那样一张和手指没啥区别的破纸画出来的钱,除非真的傻子,否则绝不可能看不出这是假的。
但实际上,这两张“钱”落在观众们的眼里的感受却完全不一样,因为,抛开材质和颜色的一些区别,单纯从画工上来说,两张“钱”真的一模一样!
狱警愤怒的把那张假钱撕碎,连同信封一起从小窗丢了回去,“这个钱你拿着擦屁股吧!”
就在这个时候,渣渣辉对面的监狱里,一个犯人忽然大喊一声倒在了地上,开始疯狂的抽搐起来,那个狱警被惊动,眼看这人似乎犯了急病,急忙转身去喊人,却是忘了那个餐车还在那里。
渣渣辉看了一眼对面,没有半点犹豫,趁着狱警没看这边的机会,把那封信再次投了出去,直接扔进了那个装信的袋子里。
他蹲下身,透过小窗看着对面的犯人,说道:“谢谢。”
那个刚才还疯**搐的病人停了下来,冲他一笑,回道:“没事,老子注定在这里等死,你离开后得去找点乐趣,替我快乐快乐!”
这时候,多名警察赶了过来,打开对面的牢门,带走了那个人,同时,还有一名警察留了下来,转向渣渣辉,开口,居然是英,“中华警察来带你走,出来。”
渣渣辉被警察带着走出去,然后,看到了佟丽亚,来带他走的中华警察的领队。
泰兰德的剧情正式结束,无双的故事正式拉开了帷幕。
第七百一十八章生活中唯一的真实却是压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原来的《无双》里,有很多对于李问绘画技术的描述,主要是为了表现他在“复刻”、“还原”画作的精确度上的夸张能力,多是为了给他能够百分百还原性的画出假钞,制作假钞刻板作铺垫。
但也有那么几个细节不同。
就比如李问在接受警方询问,回忆自己是怎么遇上画家的那段“记忆”。
记忆中,他和阮文是一对恋人,两人有着相同的爱好——绘画,也都有着对于绘画艺术最极限的追求,这也是促成他们都到国外去追求绘画艺术,并最终走到一起的原因。
然而,两个人的结局却是截然相反的,阮文的作品得到了大师的青睐,并被大师收为徒弟,可以说一步就踏上了前往艺术殿堂,成为艺术大家的康庄大道。
而李问的作品却被大师斥责的一文不值,用大师的话来说就是,李问确实能够分毫不差的复刻出那些历史上著名的画作,但那并不是真正的绘画艺术,如果高度还原就是绘画的话,那随便找一个打印机,做出来的画就都是大师之作了。
李问就这样被抛弃,这也成为了他与阮文分手的导火索,以及加入画家团队的前提——这其实也是原版中李问说这些话的目的,把自己摆在一个可怜的弱势方,以此来制造出他与画家之间更多的差异,让警方不会怀疑他才是那个画家。
但就张步凡看来,其实这些不够,或者说,这样一段后续还屡次提到,整个长度达到了好几分钟的剧情,却只有这样的作用,实在有点浪费。
所以在他的版本里,这些描述李问只会复制,并不懂得真正绘画艺术的内容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一些。
而它的作用,除了给李问用来建立一个不存在的“画家”人设之外,更重要的,是铺设李问自己的心理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