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分别连跳两级,十四岁考上政法大学,成了建校以来最小的大学生。
这事轰动一时,许多人争相追捧的同时,也有很多人不看好他,认为初高中的学习模式跟大学有很大不同,只有十四岁的小孩跟一群成年学生在一起生活,未必能适应。
可另人们大跌眼镜的是,这位天才又在十七岁的时候通过了提前毕业的申请,毕业了。
绝大多数孩子刚上高三的年纪,就大学毕业并飞快拿下了司法考试。
刚一成年,又进入远光律所,正式开始了职业生涯。
在绝大多数人眼里“心智还不成熟”的小孩,丝毫不理会那些谈资论辈的陈词滥调,专挑最不被看好的案子接,一路过关斩将,不到二十岁就已经在业内声名藉甚。
而在国内发展的如日中天时,又突然转向海外业务,长期泡在国外。
如今他师父才二十五岁,入行七年,已经成了个传奇。
要他说,师父简直像是满级大佬回到新手村,把人打个落花流水。
能叫这样的大佬一声师父,怎么看都是他赚到了!
大概一个小时,出租车停在了时宜大厦楼下。
司清自己拎着红酒箱下车。
小齐想帮他拿着,突出他司大律师的身份。
但他不愿意,仍然坚持自己来。
这是要送给时总的见面礼,怎么能假手他人呢。
走进大厦之前,往一楼能映出倒影的玻璃多瞄了几眼。
发丝规整,西装笔挺,仪态很好。
这样,他才放了心。
两人来到前台,立刻有工作人员问:“有什么可以帮到您的吗?”
“你好,找时总。”
司清临时回来搞突袭,不想让人知道,免得其他律所早做准备,也就没有预约。
他拿出名片,递了过去:“我是远光的司清,不知道时总有没有时间。”
前台恍然:“原来是司律师啊。”
她心想,怪不得有些眼熟。
作为行政,长期在前台见过各种各样的人,经常合作的各界大佬们早已眼熟,记在心里,免得接待时出了差错,让人对公司产生不好的印象。
这位司律师名声远扬,她早就听说过,不过听说司律师长年在国外,这才没有见过。
公司前天刚公布了明年的海外计划,司律师这时候来……
肯定也是为了这桩合作。
明白了这层关系,即便没有预约,也主动拿起电话拨打内线。
她捂住说话孔,对司清说:“司律师稍等,我问一下。”
“好,麻烦了。”
前台跟电话那头沟通几句,便挂了电话。
她面带歉意,说道:“抱歉,时总现在正在开会,大概要半个小时才能结束,如果您不着急的话,可以先到八楼的休息区稍作片刻,您要是着急,我可以帮您再跟时总的助理沟通一下,约个其他时间。”
“我上去等吧,谢谢。”
司清没有思考,冲她点头示意。
小齐立刻开口:“师父,咱们……”时间多宝贵啊!
就他师父这个级别的律师,半个小时可是值几千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