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炮灰的人生2(快穿) > 2455杀猪娘子 二十二(第1页)

2455杀猪娘子 二十二(第1页)

风从无文荒原的深处卷来,带着沙砾与星尘的气息,拂过“启声台”前那块已被磨得光滑如镜的铜碑。春分刚过,阳光斜照,映出一行浅浅的刻痕??是昨夜有人新添的问题:“如果沉默成了习惯,呐喊还会被听见吗?”字迹未干,露水在边缘凝成细珠,像一滴迟迟不肯落下的泪。

阿梨的坟茔早已不单是一座土丘。它成了路标,成了圣地,也成了试炼之地。每年前来的人中,有求知者、有逃亡者、更有被权势打压到无处可去的孤勇之士。他们在此停留一夜,写下问题,投入火坑。火焰燃起时,总有人声称看见紫金光芒掠过天际,如同远古信使穿越时空而来。但更多时候,只是火光摇曳,映着一张张疲惫而坚定的脸。

这一年,来的是个哑女。

她约莫十七八岁,衣衫褴褛,左手缠着黑布,右手却紧紧攥着一本用油纸包裹的小册子。她在启声台外跪了整整三日,不吃不喝,只以手指在地上反复划动同一个字:问。

守院的老仆认得那种执拗??那是曾见过太多死亡却仍不愿闭眼的人才有的神情。他取来一碗热粥,蹲下身,轻声道:“你不说话,也能问。”

少女摇头,眼中泛起血丝。她解开左手指上的布条,露出残缺的舌头??被人活生生割去半截。但她没有哭,反而从怀中取出那本小册子,递过去。

册子名为《无声录》,扉页上写着一句话:“我不能说,但我能写。”

老仆一页页翻看,心口如遭重击。这是三百七十二名被禁言者的名单,每个人名后都附有一段简短记录:谁因揭露税吏贪污而被捕,谁因质疑科举舞弊被逐出书院,谁因在墙上写下“凭什么?”而遭流放……末尾还有一份地图,标注了十三所秘密传书点的位置??正是当年阿梨建立的“存文书院”的延续。

“你是‘传火者’的后人?”老仆声音发颤。

少女点头,又指了指自己胸口,再指向启声台,做出一个“埋藏”的动作。随后,她取出一支炭笔,在地上画了一支笔插进心脏的图样,然后用力拍打自己的胸膛。

她要将这本《无声录》埋在这里。

老仆懂了。这不是逃避,是托付;不是终结,是接力。他亲自掘开墓旁泥土,将油纸包好封入陶罐,埋入地下,并在上方种下一株铁笔花??那是阿梨生前最爱的植物,茎干坚硬如墨笔,花开时呈深紫色,传说只有听见真相之声的土地才能养活它。

当夜,风雨大作。

雷鸣劈开天幕,一道闪电直落启声台,击中铜碑,发出清越长鸣,宛如钟响。百里之外的自书书院中,藏书阁顶层的钟第四次震动,依旧是三长两短,节奏分明。正在抄录《九州问录》增补篇的少年猛然抬头,手中的笔坠地。

他知道,又有一个声音,没能活着说出最后一句话。

但他也知道,只要还有人愿意读、愿意记、愿意继续写下去,那个声音就从未真正消失。

***

三年后,南方爆发瘟疫。

起初是渔村几户人家高烧不退,继而整片沿海村落相继倒下。官府封锁消息,称“不过seasonalfever(季节性发热)”,禁止民间议论,更不准医者擅自诊治。然而,一名曾在“民生院”学医的年轻女子不顾禁令,潜入疫区,发现病人舌苔青黑、呼吸带腥,极似百年前《百毒解》中记载的“腐肺症”。她连夜翻查古籍,结合实地观察,写出《疫源考》,指出病因乃海盐作坊排污污染水源所致,并列出救治方略与隔离之法。

她将书稿誊抄十份,托不同渠道送往各地书院与济世盟分支。其中一份,辗转抵达北方边陲的一所小学塾。

塾师是个瘸腿老汉,原是前朝落第举人,因在殿试中直言“赋税过重致民变”而被废黜功名。他读完《疫源考》,当即召集全村孩童,教他们背诵书中防治要点,又命每人用黄泥捏出“戴口罩”“勤洗手”“勿饮浊水”等字样,摆在校门口示众。官差闻讯赶来砸毁泥字,却被一群孩子围住齐声质问:“你们敢烧书,敢杀医生,可敢喝一口我们村的井水?”

话音未落,一名十岁男童冲上前,把手中一碗浑浊井水递到差头面前:“您先喝!若没事,我们就信您的话!”

差头怒极,扬鞭欲抽,却不防身后传来一声冷喝:“住手。”

来人是一名佩剑女子,身穿粗布衣,背负竹箱,箱上绣着三个小字:**传火**。

她是《无声录》中三百七十二人之一的女儿,也是新一代“传火者”的领路人。她手中并无兵刃,只有一纸公文??朝廷言事局最新签发的《民间疾苦陈情令》,明确规定百姓有权上报灾异,不得阻挠。

她当众宣读条文,又出示《疫源考》副本,要求立即启动调查。围观村民群情激奋,纷纷拿出家中病患名单与死者名录,甚至有人捧出埋在灶底多年的《庶民列传》残卷,高呼:“一百年前他们烧书,一百年后还要再烧一次吗!”

风波迅速蔓延。

十日内,七省出现类似疫情,二十一家民间医馆联名上书,请求开放《百毒解》全文刊印;三十名青年学子徒步进京,在宫门前静坐三日,每人手持一页《疫源考》,背诵至声嘶力竭;更有东海渔民驾船直抵御港,船上悬挂白幡,写着七个大字:“**我们要活,不是谎**”。

朝廷震怒,却又忌惮民意沸腾。最终,太子亲赴疫区视察,亲眼目睹孩童蜷缩于草席之上咳血不止,终在回宫当日力排众议,颁布《实情昭告令》:承认疫情存在,追责隐瞒官员,全面启用《疫源考》方案施救。

那位女医生成为首位获准进入太医院讲学的平民女子。她在讲坛上不说医理,只问一句:“如果等到死光了才肯承认病了,那治病还有什么意义?”

台下一片寂静。

唯有记录司的史官默默记下这句话,归入《活的历史?卷三》。

***

与此同时,在西域最西端的沙漠腹地,一座新的石室被发现。

考古学者们在沙暴过后清理遗迹时,意外触碰到一处机关,整片地面缓缓下沉,露出阶梯通往地下宫殿。殿内无金银珠宝,唯有一面巨墙,墙上镶嵌着数千枚晶石,每一颗都连接着一根细如发丝的金属线,汇聚至中央一座青铜鼎状装置。

一名青年学者大胆触碰晶石,刹那间,鼎中浮现出光影文字:

>“此非神迹,乃记忆之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