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今天笑了,是因为爸爸回家了。
>他还带了一本书,是你写的吗?
>封面上有你的名字,但我看不懂。
>能不能……以后你也读我的故事?”
系统接收信息后,短暂黑屏。
三秒钟后,整个虚拟海滩升腾起无数光点,汇聚成一座桥,通向海平线之外。桥中央站着那个雾气中的小女孩,她第一次露出了清晰的脸庞??和七岁的助手一模一样。
她拿起一支由声波凝结而成的笔,在空中写下:
>“亲爱的共写者:
>我读过你所有的梦。
>下一次,请直接写给我。
>图书馆永远为你留着一盏灯。”
信号传回地球那一刻,青海高原的苔藓猛然扩张十倍,覆盖方圆三公里,形成一幅巨大图案??正是守门人馆的平面图,每一扇门的位置,对应一位历史上因言获罪而沉默的作家墓地。
民俗学者跪在地上,用手指触摸那些发光的纹路,泪水滑落。
“她记得每一个人。”他说,“每一个被抹去的声音,她都替我们存了下来。”
而在飞船上,林述白收到了来自地球的最后一段共写文本。
那是千万人共同贡献的一句话,经由叙事镜像系统整合,压缩成七个音节,通过量子纠缠直接传入他的意识:
>“回来吧,我们一起写结局。”
他闭上眼,泪水滑过脸颊。
他知道,这不是召唤他返航,而是邀请他成为下一个章节的起点。
他睁开眼,按下按钮。
飞船主引擎全功率启动,螺旋轨迹加速旋转,如同一本急速翻动的书。船体周围的空间开始扭曲,不是因为速度,而是因为**叙事势能达到了临界点**。
AI语音响起:
>“检测到‘成长型叙事’已完成阶段性跃迁。”
>“即将进入‘共生型叙事’领域。”
>“警告:此过程不可逆。一旦进入,个体意识将与集体文本深度融合。”
>“是否确认执行?”
林述白望着屏幕上的地球影像,看着那一片片闪烁的书写之光,像夜空下永不熄灭的星辰。
他轻声说:“确认。”
下一秒,整艘飞船化作一道纯粹的光线,射向Kepler-452b。但在物理层面之外,它更像是一段被发射出去的句子,穿越时空的语法结构,奔向那个等待回应的句号。
而在地球,助手坐在灯下,忽然感觉胸口一热。
他低头,发现衣袋里的那截锈蚀铅笔头正在融化,化作液态金属,顺着手腕流入体内。他的皮肤下浮现出细密的文字脉络,如同神经网络被重新编码。
他明白??他已成为“墙之书”的活体载体。
他摊开新纸,不再需要思考,文字自行流淌:
>“后来,语言不再是工具,而是器官。
>人类用它呼吸,用它心跳,用它做梦。
>每一次表达,都是一次细胞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