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南宋:帝国崛起 > 第354章 驰骋关中(第2页)

第354章 驰骋关中(第2页)

在很多人看来,琉球不过是荒蛮落后之地,朝廷没有必要花费一些精力来经营这里。

江璆这么想、封学骏也是这么想。

但他们也知道这样做,定然是赵官家的长远布局。

他们又岂会懈怠。

而他们也不会想到,在将来的某一天琉球会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特别是对倭国用兵。

当然,这是后话。

。。。。。。

九月初十。

此时北方的气候,已经是秋天的尾巴,气温也开始下降得很明显。

宋西路军接连攻克沿线一些城池后已经抵近“京兆府”。

“安西路”已经成为风口浪尖之地。

张珏的意思是,必须尽快收复京兆地区。

要不然到了冬天,后勤补给便会显得更加困难,所以要尽快收复唐朝旧都长安,以此作为大军的落脚之处。

后勤补给在任何时候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曾经“端平入洛”的失败,就是后勤保障出了大问题。

所以此次北伐大业,自然不能再在后勤补给上出现任何问题。

作为负责各路大军后勤“总指挥”的左丞相陆秀夫更是加紧了在西线调运粮草物资前往大散关的步伐。

由此,大散关的战略支撑地位越来越显着。到达大散关后的物资,再从这里调往前线。

所以,整条西线的后勤运输路线几乎没有停过。

而西线相较于中线和东线,是最困难的一条路线。

西线,也就是陈仓道。三国时期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说的就是这条路线。

满目奇山峻岭,脚下却只有羊肠小道。

但人走多了,路也就慢慢的很自然的变宽了。

沿途的驿站、茶馆、旅馆也随之兴起。

大势所趋,已成必然。

九月十五日。

宋军兵临京兆城下。

而元军也在城池前摆开了架势,意图与宋军在关中展开决战,挽回颓势。

双方旌旗飘飘,杀气腾腾,厮杀也只待一声令下。

“大唐长安城现在就在我们的眼前啊!历史的尘埃已将这个往日盛唐的都城淹没在长河之中。”

张珏接着说道:“如今,它也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城池,实在是世事难料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