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 第250章 各项制度(第3页)

第250章 各项制度(第3页)

【而在失吉·忽秃忽呈上民籍册后,窝阔台则打算按照蒙古传统办一件大事。】

【忽秃忽最终统计出来了一百一十余万户,而按照蒙古的传统,在获得新的广袤领地后,就应该封赏功臣,怎么封赏?当然是裂土分疆。就如之前,成吉思汗将自己打下的疆土分赐给了四个儿子一样。】

【窝阔台此时也打算按照旧例,将州县分赐给诸位亲王和功臣们。】

【这是好事儿吗?当然不是。对与耶律楚材而言,西边的非中原地区要封出去就封出去吧,反正那边也并非是中原一统之地,况且当时他也在这个问题上说不上话。可如今,窝阔台要封出去的都是中原地区。】

【同时,按照现如今蒙古贵族们的做派,将这些领土分封给他们后,这些土地上生活的百姓们会是什么样的凄惨情况,完全可以想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因此,耶律楚材听到窝阔台有此意之后,便立刻劝说窝阔台。但是实际上,他也清楚,自己不能真正改变窝阔台分封民户封赏功臣的打算,也无法对抗这些蒙古秦王功臣力量,于是,他只能从另一个角度劝说:“裂土分民,易生嫌隙,不如多以金帛与之。”】

【窝阔台问他具体的方法,耶律楚材便道:“由朝廷派遣官吏,收纳民众的贡赋,等到每年年终的时候分发给各个王侯功臣,并且让他们不要擅自向民众征讨,就可以了。”】

【窝阔台觉得这个方法也不错,一定程度上也让这些分封的亲王功臣们对于这些领地没有那么强的掌控力。】

【因此,窝阔台由此确立了五户丝制:每两户出丝一斤,随各路输于官府,以给国用;每五户出丝一斤,随路输给得到封地的诸王贵族,以给诸王功臣汤沐之资。】

【随后,在耶律楚材等人的辅佐下,窝阔台基本定下了中原的赋税制度:

地税:中田每亩两升半,上田每亩三升,下田每亩两升,水田每亩五升;

丁税:按照民户成丁之数,每丁每年缴纳粟一石,驱丁也就是奴婢纳粟五升,新户丁、驱丁各半,老幼不纳税。

此外,田多人少者按地税计,田少人多者按丁税计。】

【除了这两大税收外,还有商税,是征收三十分之一;同时还确定了盐价,为一两银得四十斤。】

【事实上,这样的赋税,在朝议中,不乏有大臣认为太轻的。】

汉朝,文帝前元年间。

刘恒和刘启对于蒙古贵族们的态度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他们当然知道蒙古贵族们对于财富的渴望,毕竟这些他们半点都不掩藏,展示得淋漓尽致;但是真的有了具体的对比后,才能有更确切的认识。

蒙古的这些赋税还太轻了?

那大汉此时的轻徭薄赋、休养生息怎么说?

况且,窝阔台是在耶律楚材等人的辅助下制定了明确的赋税制度,但是这只能保证朝廷一定会征收这些赋税,可不能保证那些蒙古诸王功臣不会额外索取什么东西。

“蒙古这样下去,统治必然不可能长久。”刘恒平淡道,虽然他并不喜欢这种异族统治中原、统治汉人天下,但此时若是从治理的角度看,蒙古的统治怎么可能长久?

刘启则觉得这未必是问题:“或许,这些蒙古贵族中,不少人还想着退回草原?”

喜欢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向各朝讲述太宗事迹【历史直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