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歌神色一滞,却还是倔强地说道:“真相就是真相,总有一天会浮出水面,我不怕面对你们,公道自在人心。”
皇后笑意不减,说道:“有时候,公道不在人心,而是在于权势,殿下若是想为遇仙翻案,手中的权势只能多不能少。”
令歌陷入沉默,只听皇后又道:“本宫不明白,为何殿下如此执迷不悟?其实就算查清真相,得到所谓的公道,这样对遇仙的好处并不大。”
“我不在乎什么好处,我只是想给死去之人一个交代。”
皇后唇角微微上扬,说道:“从前,本宫也和殿下一样,过分执着于改变过去的事,其实不然,我们不如往长远地看,殿下替临清王和宁州遇仙报仇的道路有很多条,不一定要走回头路,执着于否定从前。”
令歌神色淡然,只是站起身来往外走去,同时说道:“多谢皇后的提点,只是路始终是我自己选择的,无需多言。”
看着令歌离去的背影,皇后渐渐出神,思绪亦飘回过往,一段仿佛前世的过往。
此时,倾秋在皇后的身边开口说道:“如娘娘所料,现在玉迟王执意查下去……”
皇后微微地扬起下颚,说道:“那就按计划行事,祝他一臂之力,韩家一案总要有人承担所有责任,也好让东宫就此罢休。”
倾秋颔首,道:“臣会吩咐仪鸾带着人马前往江南,同时,臣也会写信吩咐折雪前往宁州。”
皇后垂眸,抚着手上的金嵌珠镂空梅花戒指,说道:“很快又是春闱了,不知有几人能为本宫所用……”
倾秋笑道:“天下之人,皆为娘娘所用。”
皇后深深一笑,看着兰陵阁内的露天花园,笑意绵绵,不再言语。
令歌从宫里回来后,便直接去了令府,他径直走进令府厅堂,转头一看,只见令楷和孙太傅正面对面地坐在茶桌前说话饮茶。
令歌本想先行离开,却听孙太傅对他邀约道:“殿下快过来,同我们一起品茶。”
见两人神色欣然含笑,令歌便点头应下,走了过去,坐在他们的中间。
“殿下应该是才从宫里出来。”令楷一边说着,一边替令歌倒上茶水。
令歌颔首承认,同时,他注意到茶桌上放置着一叠纸张,上面写满了文字,有着“江南”和“宁州”的字眼。
孙太傅开口说道:“这是陛下交给老臣的密文,事关宁州兵刃走私江南,想来殿下今日入宫也是为了此事。”
“皇兄的确与我提起过。”
孙太傅又道:“陛下让老臣为此事出谋划策,看看如何能避免打草惊蛇。”
“太傅可有什么办法?”令歌问道。
孙太傅说道:“我和令楷想了又想,一致认为,此事还得殿下你出面才好解决,毕竟你前往宁州,世人都会以为你是前往封地,那人也会以为你仅仅是想调查韩家和临清王之死是否有牵连,虽然这有些铤而走险……”
令歌微微一笑,道:“无妨,我和皇兄也是这个意思,等三月初我就会动身前往宁州,不过皇兄与我还有一个想法。”
“什么想法?”孙太傅饶有兴致地问道。
“御史台出京,监察各地。”
孙太傅抚须细细思虑,笑道:“这个主意甚好,御史台监察各地,一些心怀不轨之人就不敢轻举妄动了。”
“正是。”令歌颔首道,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令楷,只见令楷正在默然喝茶。
孙太傅含笑看向令歌,问道:“殿下是想让令楷与你同行,对吗?”
“我相信阿楷的处事能力,而且阿楷与我同行前往宁州,在更多的人看来,除了调查我父王之事,更多的只是为了游山玩水。”令歌回应道。
孙太傅颔首,说道:“那此事还得有劳你们两位年轻人了,江南和宁州不能动摇,我会向陛下提议,让令楷与殿下同去。”
“有劳太傅大人。”令歌感谢道。
孙太傅说道:“为了大齐江山,这是老臣该做的。”
令歌默然,看着杯中漂浮的一小片茶叶,他不由得出神,自己似乎还未达到孙太傅的高度和境界。
不一会,孙太傅起身离去,送走孙太傅后,令歌则陪着令楷往后院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