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虽已冬末,但气候依旧寒冷,两人走在路上,令楷穿着兜帽披风以抵寒气。
“阿楷的身子能去宁州吗?我怕舟车劳顿……”令歌担忧地问道。
令楷点头道:“能,有你的照顾我自然能去宁州。”
令歌无奈一笑,道:“那我照顾你便是。”
他们来到房门前时,只见有人恰好走了出来,定睛一看,正是龚祁。
龚祁见到他们,颔首解释道:“我想找楷兄借本书,只是方才你们一直在前厅陪着孙太傅,我不好打扰,便自己进来拿了。”说着,龚祁拿着手里的书在他们面前晃了晃。
令楷微微颔首,道:“再过不久便要春闱了,有什么需要的书尽管来拿便好。”
“多谢楷兄,”龚祁感谢道,“我就不打扰二位了,先行告辞。”
龚祁离开后,两人走进房中,令歌看着屏风上贴着的各种公文,说道:“看来阿楷是准备回朝述职了。”
令楷微微一笑,道:“这些都是御史台的一些公文和朝廷颁发的政策,虽然一直在府里,但也得了解朝中情况。”
令歌仔细地看着这些公文,问道:“这些是老胡抄来的吗?”
“对,”令楷笑道,“是因为上面的油渍和酒气吗?”
令歌点头一笑,继续看着那些公文,说道:“胡阳现在在礼部任官,最近忙着组织春闱,我看他都没有时间出去玩乐了。”
令楷走到书桌旁,一边收拾桌上的东西,一边说道:“令歌不必心疼他,这长安城他也玩得差不多了。”
此时,令歌回过头,看见令楷桌上放着的竹节匕首,便说道:“阿楷的这支匕首似乎还没取名。”
“令歌取一个吧,”令楷微笑道,“之前我差些用它伤了你。”
“那我可得好好想想……”令歌回过身去,目光重新落在屏风上,看着屏风之后模糊的景象,思绪渐远。
回到玉迟王府后,在兰风阁里,令歌正与白栈期和望舒说着前往宁州之事。
白栈期双目微凝,说道:“走私的兵刃往江南方向去了?看来事关重大,我得亲自去一趟,有何突发状况,我也好第一时间动手。”
望舒颔首,开口说道:“既然师父前往江南,那我就陪着令歌去宁州,也好保护他。”
白栈期点头同意,又道:“甯霞也跟着去,她对宁州较为熟悉,也好帮衬你们。”
令歌似有心事一般,半饷,他回过神,对望舒说道:“师姐,过两日你就先去宁州城,有一件事还需要你先去询问调查……”
望舒看着令歌认真的神色,并未多问便答应了下来。
三月初,御史台出京监察各地的旨意颁布了下来,各地官员纷纷打起十二分精神,准备应对御史台的到来。同时,最让百姓们津津乐道的便是玉迟王出游封地宁州,与其同行之人还是御史中丞令楷。
除此之外,春闱放榜,寒门出身的龚祁登顶榜单,成为“会元”,连中两元,让他一时间也成为了长安城的风云人物。
长庆十五年,三月初四,令府。
茶厅里的几尊白瓷花瓶里插着新开的迎春花,一簇簇明丽的黄色花朵如朝霞一般,提醒着众人春天已来。
令歌和令楷正与龚祁坐在茶桌前,喝茶谈话,享受着片刻的清闲时光。
令楷对龚祁说道:“明日我们便要动身前往宁州,府里你照常住着便是,我想等我们从宁州回来时,你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府邸。”
龚祁笑意深深,自从放榜以来,他清俊的脸颊上总是带有笑意的,尽显意气风发之感,“多谢楷兄,借你吉言,有朝一日我也能在长安城有自己的宅邸。”
“会的。”令楷笑道。
龚祁微微颔首,又道:“在这我就祝二位此次出行一帆风顺,待回长安我们再聚!”
令歌点头,微笑道:“到时候得去你的府邸相聚。”
“殿下能来,我倍感荣幸。”龚祁笑道。
三人说笑着,聊着过去,也聊着以后,一时间,面对即将到来的以后,令歌有些恍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