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愿面对普通人眼中无思无想之物,也不愿面对活生生的、带着虚伪假面的人。
有些少见的奇怪想法,但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
主角乐园、哲人王,还有对待送子观音的方式,都能看出这人有着相当强烈的支配欲。
人来人往的雅典城市街道上,两人驻足停留期间,李恒抬头问道:
“怎么样,好奇心得到满足了吗?”
特工小姐点头道:
“当然。”
“琢磨人心,不仅是那些被窥探的重要目标人物,同时还有自己的上级、老板,都是身为一名特工的重要素养。”
“嗯,也算是我个人的一个小爱好。”
李恒微微摇了摇头,以他的成长速度,将他的思想称作“日新月异”都还算慢了。
所有的记忆集合塑造了个体的人格,他的记忆不断膨胀,人格自然也会迅速变化。
今日的想法,未必就是他明日的想法了。
但特工小姐也只是为了满足自己此时此刻的好奇心罢了。
一步迈出,李恒的身影从雅典消失无踪,只有声音残留:
“去见见这颗地球上的另一位名人。”
游水月的眼中映照出另一座城市的景象,那是位于希腊东北方的城市阿布德拉。
“德谟克利特啊。”
如果说柏拉图是这一时代西方唯心主义的代表,那么这一位就是唯物主义的代表。
两人在哲学思想上是死敌,在政治思想上也是如此。
公元前385年,这位将原子论发扬光大的古希腊唯物主义哲学家今年75岁。
他在后世流传下来的著作很少,柏拉图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如果世界遭遇大灾难,只能给人类的后裔留下一句话,物理学家费曼给出的选择是:世界是由原子组成的。
德谟克利特就是原子论的源头。
……
身上裹着厚厚的衣袍,胡须皆白,头发稀疏,褶皱的苍老脸庞上带着思索的神情。
德谟克利特的眼睛浑浊不堪,这种浑浊超越了普通的老人,显然是一种严重的病变。
在认识论上,他重视理性而轻视感觉,认为感觉被现象所惑,只会产生一种暗昧的认知,只有理性才会产生真理性的认知。
强调理性、贬低感觉,这是大多数希腊哲学家所共有的特征。
传说中,为了使自己免受感觉愚弄,德谟克利特在晚年刺瞎了自己的双眼。
如今亲眼见到德谟克利特,明白传说虽假,但这位老人晚年的确缺失了视力,失去了人赖以生存的最重要感觉器官。
喉咙略感干涩,老人想要开口呼唤仆人,却感觉到一只装满了水的杯子被递了过来。
“你好,德谟克利特,很高兴见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