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得有人做。”苏禾望着她,眼中竟有欣慰,“你能走到今天,我很高兴。但你要明白,真理不在任何一方手里。它在路上,在每一次选择之中。”
他抬起手,青铜残片自动飞起,落入他掌心。“‘悔’之钥在我这里,因为我后悔当初没有设立界限。现在,我把钥匙还给你??但第九钥,不会来自任何情感,而是来自‘放手’。”
话音未落,整个忆炉剧烈震动。九柱轰然碎裂,封印之人纷纷苏醒,有的茫然四顾,有的放声大哭,有的则平静微笑。铜鼎炸裂,记忆洪流冲天而起,化作漫天光雨洒落大地。
苏禾的身影开始消散。
“记住,念归……也可以选择忘记。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先生??!”念归扑上前,却只抓住一片灰袍。
风起,雪落,忆炉缓缓沉入地下,仿佛从未存在。
归途漫长。队伍沉默不语,各自咀嚼这场相遇带来的震荡。念归始终握着那枚铜铃,耳边回荡着苏禾最后的话。
回到烬余城时,已是春初。槐树抽出新芽,忆灯依旧长明。百姓们照常生活,有人继续书写遗失的名字,也有人悄悄烧掉旧信,说“不想再看了”。
念归登上高台,展开那幅记忆地图。她久久凝视,最终提笔,在“记忆即道”下方,添上新的一行小字:
**选择即道**。
翌日清晨,“忆启日”庆典如期举行。今年的仪式有所不同。广场中央设立两座坛台:一座名为“铭记坛”,供人诉说不愿遗忘之事;另一座则名“释怀坛”,允许人们公开宣布:“我决定放下这段记忆。”
一名青年走上释怀坛,声音哽咽:“我父亲是南陵教案的刽子手。我花了十年去恨他,去挖掘他的罪行。但现在,我想说……我累了。我愿意原谅他,也放过自己。”
全场寂静,继而掌声雷动。
与此同时,光茧金晕轻柔波动,云端浮现一幅新画卷:不再是历史重现,而是一棵巨树扎根大地,枝叶繁茂,每一片叶子都闪烁不同光芒,有的明亮欢快,有的幽暗沉重,有的正在凋零,有的刚刚萌发。
树根深处,隐约可见一座倒悬之塔,门扉半开,似在等待下一个走进去的人。
念归站在人群中,望着天空,轻声说:“先生,我懂了。
我们不是为了记住而记住,
而是为了活着,更好地活着。”
风拂过耳畔,仿佛一声温柔的叹息。
多年后,当新一代儿童在初忆堂看到编号001的焦纸时,老师不再只讲“记住很重要”,还会补充一句:
“但如果你太痛,也可以暂时放下。
因为真正的勇气,
不仅是记得,
更是知道??
你可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