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浪子不浪 > 第382章(第2页)

第382章(第2页)

体育城只是个顺带赚钱的样板工程,赚不了多少也无所谓,因为地产是自己的,能把各种成本开支推走就够了。

真正赚钱其实应该是铺开到全国各地的小培训店。

现在全都统一穿着运动服,从建筑外搭建的“贪吃蛇”进场围栏维护秩序,到里面每家店铺,每层楼的教练组、工作人员、导购都全力以赴。

大多都已经在庐州店工作过一段时间,非常熟悉自己的工作了。

也没见过西南片区市民对玩乐的喜爱程度。

蓉都人可能算是全国愿意在吃喝玩乐上面投入最多的特例了,甚至穿着居家都可以排到后面,一定要玩开心。

然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小商人们,这时候逐渐显露出来跟普通玩家的区别。

他们都能以抽离角度,先站在边上观察这些蜂拥入场的市民,相互交头接耳分析这些人跟自家地方的消费者有什么差别。

这种人流量到底是因为盖青云的号召力,仅仅在开业时期的短期爆量,还是能够持续的长期经营。

但基本能达成共识的就是这个商场外的超级大屏幕,如果成本可以接受的话,一定要在自家搞一个。

这种通体透亮的超级大屏幕,在小县城太具有杀伤力了。

几乎可以覆盖全城话题,甚至能超越县里电视台的舆论影响力。

这数千近万的大小商人,足足观察品评了半小时,才陆续挤进人头攒动的体育城。

他们是来看赚钱的门道啊。

便宜不占就是亏

千万不要低估了这些基层小商人的威力。

就像当年的革命,搞了那么多年的什么议会制、共和制、联邦制,由上及下的群魔乱舞那么多年。

最后还是土地改革从基层推动了整个齿轮的转动。

普通老百姓天天接触的都是这些基层小商人。

全国近三千个县级行政区,他们才代表了最大数量的老百姓生活模式。

而不是电视剧和网络上传达的那些不接地气的虚幻模样。

也是他们带动了各种县级流行风潮。

在那种几万十几万人的城关镇,他们往往具有丰富的错综复杂人脉,能够油滑的搞定一切模棱两可的事情。

譬如这个涉及到可能是巨型广告牌的led高清外墙招牌。

很多大城市都会严管的市容市貌难点。

在他们推动下基本都不会有问题。

现在这些三三两两进来的商人们,不会排队去体验项目。

只看。

最火热的蹦床、极限挑战都提供五元钱十分钟体验,都是乌泱泱的放百把人一批,进去体验区随便折腾随便玩,十分钟清场换下一拨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