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很多看似好玩的项目,真正体验才会发现自己就是个渣。
特别是没有练过的人会发现能要了自己的命。
真正觉得自己能玩的,正式全面场地二十元一小时,免费提供饮水、教练指导、设备装置等敞开玩。
很多项目都是这样,几块钱先试试看,觉得好玩喜欢,再加时间锻炼,等到真正有点上路,考虑买时段,最高会降到每个月百把元的档次。
这种价位在县里面也是可以接受的。
一楼最显眼的体育用品超市,更不买,但认真的挨着摸摸检查质量,衡量价位。
只有少量名牌产品,大多是他们根本不熟悉的体育品牌。
样式都是偏向专业性而不是市场流行款,质量很明显不是粗制滥造。
价格也不贵,县里可以接受。
当然燕青代理的一系列品牌,从登山鞋到户外服装、墨镜、运动智能手表都会集中到一起特别显眼的推广。
行家们琢磨下就能判断出来这些标价,是厂家出货价给到超市这里市场价销售,利润其实相当可观。
地下一层、二、三、四楼尽是各种分类项目的体验训练厅。
每层楼七千多平米的规模,已经差不多接近标准足球场大小。
除了专门的大型健身中心,每个项目也会摆上几台相关健身器械。
所以在场馆建设,一点健身器材投入之后,剩下都是教练人力成本了。
后期并不需要太多持续投入,属于管理好人员就能持续盈利的省心投资。
相比之下服装行业的订货补货,餐饮行业的预制菜口味调配、卫生采购环节,这些出了名的老大难,在体育商业运营中,没有。
很惊喜。
反正宋思雨和燕青都能从监控里面看到这些穿着打扮,有点土,有点壕。
女的大多中年以上花枝招展还烫着夸张发型,男的大多穿皮衣。
三番五次被巡检的体育生制止不要吸烟,反正外观看不到什么运动元素。
基本不参与任何项目体验,大多聚集在中庭栏杆边,看到处挤得水泄不通的人群,看到处都在欢呼惊呼的场面,还有看攀岩墙对面的几层楼高大屏幕上翻滚画面信息。
然后热火朝天的讨论。
庐州体育城近三万方,平京那栋楼整个两万七千方,沪海老楼一万六千平,琼海就不说了,那个是高尔夫球场改建在郊区,经营模式都不同。
还得蓉都这边最大,五点三万方。
除了沪海外面啥都不能动,各家都能从各自周边、屋顶再抠点面积出来,蓉都也是最多的。
屋顶面积极大,在巨大的光伏板屋顶覆盖下,好几块室内足球场和篮球场,还分别包围了三层阶梯状观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