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桃站在告示前,手指轻轻抚过上面的字迹。她知道,改革的种子已经在这群女子心中生根发芽,终将长成参天大树。
……
一个月后。
晨光洒在杭州巾帼工坊的院子里,金灿灿地铺了一地。小桃站在账房门口,手里捧着一摞崭新的宝钞,脸上掩不住笑意。这一个月来,工坊的织机声从早响到晚,再也没人敢来闹事。
“姐妹们,发工钱了!”小桃清脆的声音在院子里回荡。
女工们放下手中的活计,纷纷围拢过来。她们的脸上带着期待,眼睛里闪着光。刘婶挤在最前面,粗糙的手指不停地搓着衣角。
“刘婶,这是你的。”小桃数出几张宝钞递过去,“基本工钱三两,奖金二两,一共五两。”
刘婶接过宝钞,手抖得厉害。“五两?我老婆子活了大半辈子,从没一个月挣过这么多钱。”
后面的女工们发出惊叹声,有人踮起脚尖往前看。春杏挤到前面,接过自己的那份工钱,突然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我爹要是知道我能挣这么多钱,当初就不会把我卖给那个老鳏夫了。”
院子里安静了一瞬。小桃拍拍春杏的肩膀,“现在你靠自己就能活得好好的,不用看任何人脸色。”
工坊大门外渐渐围满了看热闹的人。街坊邻居们伸长脖子往里张望,窃窃私语声不断。
“听说她们最少的也拿了三两银子?”“可不是,我侄女在里面,说上个月挣了四两多。”“天爷啊,我男人在码头扛包,一个月才二两银子。”
人群中有个穿长衫的书生,脸色阴晴不定。他盯着院子里喜气洋洋的女工们,突然转身就走。没走几步,撞上了迎面而来的徐记布庄伙计。
“李相公,您这是怎么了?”“哼,女子就该相夫教子,这般抛头露面成何体统!”“可是……”伙计搓着手,“我媳妇说她也想去工坊做工……”
书生脸色铁青,甩袖而去。
工坊院子里,朱幼薇站在二楼窗前,看着下面热闹的场景。她手里捏着一封刚从金陵送来的信,嘴角微微上扬。
“郡主,您看这个月的账目。”小桃兴冲冲跑上楼,手里捧着账本,“咱们织了八千匹布,比上个月多了两千匹。”
朱幼薇接过账本,指尖在数字上轻轻摩挲。“姐妹们都很努力。”
“可不是嘛!”小桃眼睛亮晶晶的,“刘婶现在一个人能管三台织机,春杏织的布都被选为精品,专门送往沐王府。”
楼下突然传来一阵骚动。一个穿着绸缎的中年男子挤进院子,身后跟着几个家丁。
“谁是管事?我要订一千匹布!”
小桃连忙下楼。那男子见到她,愣了一下,“你……你就是管事?”
“我是杭州巾帼工坊的管事小桃,您有什么需要?”
男子上下打量着小桃,眼中满是怀疑。“我听说你们这儿的布不错,想订一批。不过……”他压低声音,“能不能换个男管事来谈?”
小桃挺直腰杆,“工坊里所有事务都由我负责。您要订布,就跟我谈。”
男子讪讪地摸了摸鼻子,从袖中掏出一张单子。“那……那就麻烦管事了。”
这一幕被院外围观的人看得清清楚楚。有人小声嘀咕:“连周记绸缎庄的东家都得对个小丫头客客气气的,这世道真是变了。”
“可不是嘛,我听说知府大人见了工坊的女管事都得行礼呢。”
人群中有几个年轻姑娘,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院子里看。其中一个突然拉了拉同伴的袖子,“咱们也去报名吧?”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