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面容威严肃穆,双目如闪电般锐利深邃,额头宽广,鼻梁高挺,步履间自有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金轮法王行至忽必烈身后,双手当胸结金刚印,微微颔首,声如洪钟:
“密教之源,源于金刚持。昔日莲花生大士入藏,于雪山深处见一瑜伽士苦修多年却无所得。大士慈悲,告曰:『众生被无明业力所缚,轮回不息,若能明心见性,契入本初,即可脱离苦海。』”
“瑜伽士不解其意,大士遂指雪域圣山,启示道:『雪域有三大持明王,见众生迷途,特留一大密藏。得此密藏者,可证大圆满境界,一生成就金刚不坏身。』”
金轮法王双眼微闭,继而睁开:
“此三大密藏,藏于三界之内,待有缘者取之。今三藏出世,天地震动,密法大兴。谁能获此三藏,谁便能主宰轮回,超脱生死。”
他声音如大梵天王之音,低沉而有穿透力,似能直抵灵魂深处。
忽必烈目光幽深,缓缓道:“策反我军主力重骑,令襄阳一役功败垂成,蒙哥大汗折戟沙场。”
他抬眸望向案几上的信笺,语气徐缓而意味深长:“若说世间诸事皆有因果,她与本王之间,恐怕早有定数。如此奇女,本王倒想亲眼看看,究竟是何等人物。”
就在此时,窗外隐约传来一阵骚动。文曦侧目望去,只见火光闪动,映亮了夜色中的廊檐。
忽必烈神色未变,淡然道:“看来,文大人的故人来寻你了。”
话音刚落,一名黑衣护卫匆匆进入厅内,俯身在忽必烈耳畔低语几句。忽必烈微微颔首,示意他退下,随后将目光转向文曦。
“文大人,时局动荡,前路未卜。本王钦佩你的才智与气节,若愿相助,必不负你。”忽必烈语气沉稳,言辞中透着诚意。
文曦微微一拱手,神色平静而坚定:“王爷厚爱,文某心怀感激。然家国有恩,不敢背离。宁负虚名,不负本心。”
忽必烈深深看了他一眼,眼底闪过一丝遗憾与赞许,缓缓道:“榷场之内,有本王庇护,无人敢犯。但出了此门,生死由命,本王不会为你保驾护航。文大人,慎重考虑。”
文曦起身,神态坦然,语气依旧从容:“王爷大才,自有定夺。文某纵然身陷囹圄,却知忠义所在。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忽必烈凝视片刻,微微颔首,似是赞赏文曦的气节,未再多言。
文曦恭敬拱手告辞,转身离去。
榷场东侧,一处隐蔽的拐角处,程英神色凝重地靠在墙边,目光不断扫向远处。她身形隐在阴影中,若有人经过,绝难发现她的存在。
“不知无双那边如何?”程英低声自语,眉头不由紧蹙。
她已在接应点等候多时,却不见陆无双的踪影。
远处火光映红了半边天空,守卫的喊声依稀可闻。
程英微微一笑,她设下的火候刚好。
正当她考虑是否该换个位置查看时,墙角处传来轻微的脚步声。程英警觉地按住腰间长剑,待看清来人,才松了口气。
陆无双身形轻盈地闪到她身边,身后跟着一位身着囚衣、面容清瘦的年轻人。
“表姐,我们来了。”陆无双声音轻快,显然对自己的表现颇为满意。
“文大人,幸会。”程英向文曦点头致意,随即问道:“一路可顺利?”
“出奇地顺利。”陆无双答道,“榷场内守卫虽多,却无人阻拦。我寻到文大人时,他已经自行离开了会客厅。”
文曦向程英拱手一礼:“多谢两位相救,只是——”
话未说完,身后忽传一阵急促脚步声。三人警觉回首,见一男子匆匆赶来。
“文大人请留步!”那人见到文曦,微微松了口气,拱手道:“奉王爷之命,特来送上一物。”
程英与陆无双立刻警惕起来,陆无双更是悄然摸向腰间匕首。
文曦抬手示意二人稍安勿躁,转向那人问道:“王爷还有何指教?”
那人从怀中取出一枚精巧玉佩,双手奉上:“王爷言道:文大人器宇不凡,难得一见。若有朝一日想通了,可持此物北上寻他。”
文曦看着那玉佩,通体莹白,上雕双龙盘旋之形,一时间有些犹豫。
程英见状,轻声道:“此地不宜久留,文大人不如权且收下。”
在两位女侠的注视下,文曦接过玉佩,郑重收入怀中:“替我谢过王爷美意。”
那人点头而笑,行礼后转身离去。
程英冷眸扫过四周,毫不犹豫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