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心头却又是一震,眼中再添奇色。
随随便便一猜,竟然就把自己洞悉的清清楚楚,这是何等恐怖的眼力?
诸葛亮虽不再言语,但却暗暗打量着苏哲,眼神越发耐人寻味。
老刘则哈哈一笑,手道:
“今日景略计退袁绍,樊城士民将士顺利南撤,孤又得卧龙凤雏齐聚,当真乃三喜临门。”
“走,我们去大帐,孤要与尔等好好喝上几杯!”
于是刘备便在中军帐内设宴,为诸葛亮等来归士人接风洗尘,纵情豪饮。
…
北岸,樊城以北三十里。
袁绍所率五万前军,连退三十余28里,与后边会合。
十三万大军,安营扎寨。
中军帐内。
“主上明明已杀到樊城,为何不战而退?”
沮授眼神不解的问道。
他这话中语气,隐约有质问的成份在内。
袁绍脸色不悦,只冷哼一声,却不屑于回答。
“沮公与,你这话问的不显的多余吗?”
“主上若真能攻破樊城,自然会攻破。”
“不战而退,自然有主上的道理。”
郭图察颜观色,趁机对沮授一顿挖苦讽刺。
沮授眉头微皱,只好捏子鼻子问道:
“那我很想知道,主上不战而退的理由,公则不妨赐教?”
郭图便面带讽刺的冷笑,将樊城之时的经过,洋洋洒洒的道了出来。
“我军五万雄兵,兵临城下。”
“那文聘不过四千余人,非但不闭门紧守,竟然还敢城门打开,还只一人在城头抚琴。”
“这分明就是城中有诈。”
“主上与我料定,大耳贼必已暗调重兵入樊城,设下了埋伏,只为引我军入城,好杀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毫无疑问,这必又是那苏哲的诡计。”
“主上何等英明,早对那苏哲用兵的路数摸的一清二楚,又岂会轻易中计。”
“既然樊城有伏兵,主上自然要暂且退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