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面部,裂纹呈蛛网状向四方蔓延,划过怀慈低垂的眉眼、含笑的嘴角,最后彻底崩塌,连同昔日蔚为壮观的重重庙宇,一同化为残垣断壁。
从此,再无梵音宫。
葬仙人冢(21)
山石在轰然哀鸣中崩裂,易玦能感到脚下的地面正在剧烈颤动、塌陷,瓦砾滚落,尘土飞扬。
好在有灵气护身,易玦仍能如履平地,她加快脚步向前行,最后停在一处枯塘前。
先前她以邺烛的身份,在小沙弥身上放了一只萤火——那点莹莹微光,不仅是作为邺烛拉弓夜袭的信标,同样是探察梵音宫底细的一只眼睛。当萤火藏在褴褛布条缝隙间闪烁,它便将小沙弥这些日子里的所见所闻尽收眼底,传信给易玦。
悟了祖师一次次带着小沙弥走过密道,来到这枯塘前,自以为行动隐蔽,实则却是把梵音宫最后的秘密明晃晃地暴露在易玦眼前,亲手送上。
仿佛感知到陌生的气息靠近,枯塘底下的黑水涌动起来,漆黑的粘液卷成巨大的漩涡,逆着簌簌滚落的石子沙砾,猛地向上方袭来!
眼看着就要被漩涡卷入吞没,易玦却从容不迫地微微俯身,嘴角还带着一抹淡淡的笑意,像是正在隔着这道极旋的漩涡,与其背后的存在对峙。
被这样的挑衅触怒,黑水澎湃涌动之间,深处隐隐出来窸窸窣窣的声音:
「找死……」
「吃掉她吃掉她吃掉她!」
就在黑色粘液即将触碰到易玦衣角的前一刻,她忽地展开双手,一点萤火自她掌心间升起。
那点光,在冲天的黑色漩涡中显得如此渺小,但光芒却异常明亮,简直照彻一方天地,敢与日月争辉。
四周忽然一静,山风止息,连同青山崩解的速度都仿佛放慢了一瞬。
某种异常磅礴的、宏大的力量就在这一刻的寂静中酝酿。
黑水漩涡同样停滞住了,它本能地感知到令人心底生寒的危机感,席卷在枯塘周围的浪峰顿了顿,随即逆向而流,试图钻回枯塘底。
塘中的水面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下降,但来不及了——
那一点萤火已经以一种悠然的姿态降落,轻盈而温柔,微微摇晃的模样让人想到随风漂流的蒲公英,吹口气就能吹散似的,但它身周的莹莹光芒暴涨,几乎达到了刺目的地步,如同平地升起的莹绿烈阳。
萤火轻飘飘地落在漩涡上,霎时间,水面上亮起千千万万的火光,黑水如同被灼痛般沸腾,易玦听到了地底下传来的、带着空洞回音的尖啸。
这就是“观水尊者”一定要将邺烛t困在大殿内的原因。
——因为被剿灭在殿宇内的“天道”分身不过是片鳞半爪,而真正庞大的主体,则藏在整座山体内,在漫长的岁月中几乎蛀空山脉,成为梵音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