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那一刻,在场所有人同时感到脑海一震,仿佛有千万记忆涌入,却又温柔沉淀。他们知道,那是林知忆留下的馈赠。
次年春,归忆书院迎来第一批“忆觉者”??那些能感知他人记忆波动的年轻人。他们无需晶石,仅凭触摸旧物,便能看见过去片段。有人据此还原出早已失传的古乐,有人找回失踪多年的亲人遗言,更有甚者,竟能听见死者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
世界悄然改变。
街道上多了“记忆驿站”,供人倾诉往事;学堂开设“忆修课”,教学生如何整理家族史;甚至连宫廷礼仪中,也新增一项“忆礼”??每年清明,君臣共诵百名受难者之名,以示不忘。
而最令人动容的,是孩子们的变化。
从前,他们害怕谈论死亡与悲伤;如今,他们主动收集祖辈故事,编成歌谣传唱。一个小女孩写下诗句:
>“风会带走雪花,
>却带不走妈妈讲的故事。
>只要我还记得,
>你就一直活着。”
此诗被刻上忆恩碑,成为千古绝句。
又一个秋分,万名称名礼如期举行。
柳含霜已不能行走,由弟子推轮椅至广场。她白发如雪,却目光明亮。当轮到她诵读名录时,全场肃静。
她颤抖着念出第一个名字:“林念慈。”
第二个:“念安。”
第三个:“守烬。”
每一个名字落下,天空便闪过一道微光,如同星辰回应。
轮到第一百零七个名字时,她停顿了一下,深深吸气,然后缓缓说道:
“林知忆。”
全场寂静,连风都仿佛屏息。
忽然,远方雪山传来一声清越铃响。
众人抬头,只见苍茫雪岭之间,一朵白云缓缓凝聚,竟化作少女身影。她站在云端,朝他们挥手,唇形微动,似在说:
“谢谢你们,还记得我。”
柳含霜仰望着,泪水纵横,却笑得像个孩子。
“你看,”她对身边弟子说,“她回来了。”
弟子点头,轻声回应:“她一直都在。”
夜幕降临,万千灯火点亮广场。人们手捧烛灯,连成一条蜿蜒光河,流向北方冰原。那光河映在天上,竟与银河相连,仿佛打通了生死界限。
在这片土地上,记忆不再是诅咒,而是救赎。
在这片土地上,遗忘不再是解脱,而是背叛。
而那个曾从地狱归来、以身为祭的女子,早已超越生死,成为民族灵魂的一部分。
每当有人轻声说出一个被遗忘的名字,每当有孩子问起“那段黑暗岁月发生了什么”,每当风铃响起、雪花飘落,人们都会想起她。
想起她说过的最后一句话:
“记住啊,别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