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撒摇摇头。
“再者,我们也不用那么蛮横,最强大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被攻破的。”
“讲一讲基尔瓦王朝的内部情况吧。”
以撒说道。
“陛下,基尔瓦是由波斯人建立的王朝,但高层中混有很多阿拉伯人,这种二元对立的政治格局导致他们的内部斗争十分激烈,几乎每一任苏丹的上位都必然伴随腥风血雨。”
“现在,基尔瓦王朝已经扩张到了极致,已经开始由盛转衰,内部冲突越激烈,小规模内战持续进行,我们抵达基尔瓦不久就被下达了逐客令,以免外部干预。”
“如果您试图在当地扶持傀儡政府,不妨对此多加关注。”
“我会的,基尔瓦和索法拉皆为富庶之地,留在萨拉森人手里实在可惜,反正他们同样也是入侵者。”
以撒点点头。
“陛下,我们离开基尔瓦城后,与停留在科摩罗的大部队汇合,开始沿斯瓦西里海岸北上,于1463年8月3日抵达蒙巴萨城邦。”
“蒙巴萨曾经也是基尔瓦的附属国,但现在已经形同独立,算是比较大的一个城邦,在蒙巴萨北边还有许多同样的城邦国家,其中最大的是马林迪。”
埃斯特旺喝下一口酒,拿起手帕擦了擦嘴。
“马林迪和蒙巴萨是宿敌关系,两国的仇恨由来已久,在历史上曾多次大打出手,但由于势均力敌,都没能彻底击败对方。”
“马林迪北边还有一个比较大的城邦,名为帕泰,他们的信仰和主流萨拉森人不太一样,好像叫什么伊巴德派,听说您的南境边疆区中同样有一个信仰这种教派的小邦国。”
“是的,姆扎卜埃米尔就信这个,我曾经和他们打过交道。”
以撒点点头,随即再度问。
“马林迪和蒙巴萨的冲突影响到你们了吗?”
“没法不影响,陛下,但幸好是完美解决了。”
埃斯特旺笑着说。
“蒙巴萨的统治者对我们的态度十分恶劣,禁止我们进入他的港口,还在港口调集重兵,防止我们的登6。”
“我们当即选择炮轰港口,取得了一定战果,但他们的军队人数不少,我当时还没找到印度,不想和他们多做纠缠,索性率众离开。”“四天后,舰队抵达马林迪城,在哪里,我们得到了马林迪苏丹穆罕默德四世的隆重接待,他送给我们很多礼物,包括一份珍贵的阿拉伯海图和一位精通印度洋航海的向导。”
“穆罕默德四世允许我们在马林迪港停留和做生意,并且对我们的问题知无不言,给我们讲解了很多关于东方的事情。”
“那份阿拉伯海图您已经看到了,非常详细,这对我们之后的航海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撒回想起自己书房中的阿拉伯海图,微微颔。
“我看了马林迪苏丹的国书,他是想和我们结盟,共同对抗蒙巴萨人,是这样吗?”
“是的,陛下,穆罕默德四世已经垂垂老矣,平时负责与我们对接的是他的儿子穆罕默德五世,这是一位雄心勃勃的君主,试图借助我们的力量彻底击垮宿敌蒙巴萨。”
埃斯特旺说道。
“由于没有您的授权,我们没有与马林迪签订什么协约,但我们还是当了一回雇佣兵,洗劫了不少蒙巴萨的商船。”
“不错,你们做得很好。”
以撒微微沉吟。
原时空中,蒙巴萨和马林迪处于基督教势力和伊斯兰教势力对抗的前线,蒙巴萨对远道而来的基督徒保持抗拒态度,而马林迪则截然相反,保持欢迎态度。
后来,奥斯曼和葡萄牙在这里各自扶持傀儡,进行印度洋争霸。
以撒准备顺应潮流,答应马林迪的结盟请求,如果能在东非占下一个中转港,东印度商贸也能轻松许多。
“后来呢?”
以撒看向埃斯特旺。
“陛下,由于我们是初次出航,对印度洋的情况了解不多,错过了当年的季风,只能等到来年,被迫在马林迪停留了几个月。”
埃斯特旺苦笑着说。
“在1463年的后半年里,我们协助马林迪对蒙巴萨动了数次袭击,占据了几座沿海城镇,马林迪苏丹将其中一座小渔村赠给我们作为报偿。”
“我将其命名为瓦斯科港,以我幼子的名字命名。”
“在此期间,我还派长子保罗前往北部的摩加迪沙城邦探了探,他们对我们的态度也不算友好,也就没有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