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1444,拜占庭再起 > 第247章 主日学校(第6页)

第247章 主日学校(第6页)

尤其是医学,城镇规划等涉及民生的技术,比东方还差得远。

以撒大力招揽阿拉伯医生,将著名的阿拉伯《医典》翻译为希腊文和拉丁文,就是为了快推动帝国的医学进步,尽快进入以科学研究为主的解剖时代,摆脱愚昧与无知。

至于文学艺术等方面,这些东西压根没有先进与否的概念,一件好的西非土著工艺品照样可以得到欧洲贵族的喜爱。

“好的,陛下。”

贝卡斯没要到钱,遗憾地点点头。

“尽管如此,我在信上的承诺依旧有效,学校已经建立好了,第一批学生已经招收完毕。”

“陛下,贝卡斯先生是著名的慈善家,出资建设工人学校也是响应您的号召,这是帝国第一所主日学校。”

埃德拉斯神父为以撒斟满茶汁,笑着补充道。

主日学校,顾名思义,在星期日开展教学活动的一种教会学校,为底层百姓提供一个学习宗教知识和语言知识的机会。

这当然也是以撒的手笔,目的就是提高人民素质,同化异族人民。

主日学校由商人,贵族和教会出资建设,是一种慈善学校,提供免费教育,教师多为博学多才的神父。

以撒目前是没有能力开展全民义务教育的,只能通过这种手段来略做弥补。

“这很好,这所主日学校是由你来担任教师么?”

以撒看向埃德拉斯神父。

“是的,学生都是工人子弟,我也是工人出身,在神学和文学教育之余,也能教他们一些简单的工艺知识。”

埃德拉斯神父点点头。

“辛苦你了,教学必备的书籍,纸张和笔墨可以向商业同业工会购买,我会叮嘱他们给你最优惠的价格。”

以撒说道。

“主日学校对帝国意义重大,我会要求其他教区向你们学习,同时号召商人和贵族出资捐款。”

以撒想了想,再度看向神父。

“既然是第一所主日学校,不妨把规模扩大些,我记得这附近有一座小庄园,二十年前属于哈夫斯家族,我在去年送给了我的次子阿莱克修斯,你给他写封信,请求将庄园改造成主日学校,他应该不会拒绝。”

“还有帝国的商人阶层和商业贵族阶层,他们在二十年里跟着我挣了不少钱,是时候回馈社会了。”

“正教没有赎罪券,不妨就把这些慈善事业神圣化,捐的钱越多,日后上天堂的几率就越大,过去造就的罪孽也能得到原谅。”

你信奉上帝?那为了上帝的神圣事业捐些钱,应该没问题吧?

不想捐?那肯定是你的信仰不够虔诚,以后再有什么好的商机,一定不会带你。

“行了,那就这么多,我还得回去准备一下。”

以撒将路易波士茶一饮而尽,走出小教堂。

1466年春,东罗马帝国开始整顿内政,在各大城市开展大建设工程,大量的资金从上层流入民间,给普通百姓提供便利。

3月2o日,以撒在迦太基王宫签署法令,号召各个教区建立主日学校,号召上层信徒捐钱出力。

远在保加利亚垦荒区的二皇子阿莱克修斯率先响应号召,将父亲和祖父赠予的四座庄园全部捐给迦太基,君士坦丁堡和比林奇的主日学校,条件是允许农奴的孩子参加教育,禁止身份歧视。

在此之后,皇族的其他成员也相继捐赠钱财,提供场地,大皇子查士丁尼以未婚妻伊莎贝拉的名义将自己在迦太基最大的庄园捐给了教会,并将其更名为伊莎贝拉学院,后续的教育经费将由伊莎贝拉提供。

皇族做出了表率,其他大贵族也不好一毛不拔,一时间,各种各样的主日学校纷纷涌现,部分小贵族虽然出不起教育经费,但允许学生们使用他们闲置的住宅来进行教学活动。

近年来,农业技术得到了提升,冶铁业的兴盛使铁制农具大量流入民间,养殖业的展让农民手中的牲畜越来越多,农民和市民手中的财富都得到了很大的增长,年幼的孩子不再需要整日待在家里帮助父母,稍微开明的父母也愿意将孩子送往主日学校。

为了提高贵族们的积极性,以撒还在迦太基和君士坦丁堡修建了纪念碑,将对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贵族和富商的名字雕刻在纪念碑上,接受百姓的敬仰和教士的祝福。

时间飞流逝,在大建设带来的火热氛围中,春季将尽,盛夏将临。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