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利奈心头一震。
“我没有动手,但我确实……在她最后一次求救时,挂断了电话。”他哽咽着,“那天她哭着说‘再这样下去我会死’,而我只回了一句‘别闹了,我在开会’。三小时后,她跳楼了。”
电话那头传来压抑的抽泣。
“这些年,我每天都在恨自己。可我不敢说,怕被人骂,怕孩子抬不起头……直到看到你们的‘回声计划’。我才明白……也许说出来,不是为了减轻罪,而是为了背起它。”
毛利奈轻声问:“您想说什么?”
“我想说……老婆,对不起。我不是不在乎你,是我太懦弱,不敢面对你的痛。”他泣不成声,“如果你还能听见,请告诉我,你会原谅那个不敢接电话的丈夫吗?”
通话结束许久,她仍握着手机,指尖发凉。
这一夜,她没有写档案,而是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份文档,命名为:《倾听守则?修订版》。
第一条写着:
**真正的倾听,始于允许对方说出不堪,而不急于评判;终于陪伴其背负真相,而非替其卸责。**
第二天,她亲自前往高桥家中。男人憔悴不堪,双眼布满血丝,却坚持要见她一面。
“我不想躲了。”他说,“我愿意接受调查,也愿意站出来讲我的故事。但不是作为凶手,而是作为一个……终于敢面对自己懦弱的人。”
毛利奈看着他,缓缓点头:“那我们就一起走。”
数日后,警方召开发布会,澄清“真相之镜”系有组织的心理操纵项目,幕后黑手为一名曾参与“天罚”测试却被淘汰的心理学研究生,意图通过制造社会混乱报复体制。论坛被依法取缔,相关责任人落网。
与此同时,高桥良介在“倾听计划”直播间公开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没有剪辑,没有修饰,只有一个人对着镜头,颤抖着说完二十年婚姻中的冷漠与悔恨。
直播结束后,他收到一条私信:
**“爸爸,谢谢你终于说了出来。我一直以为你不难过,原来你也痛。”**??来自他十七岁的女儿。
那一刻,他跪在地上,嚎啕大哭。
六月十二日,“东京倾听日”如期举行。全市地铁停运一小时,学校停课,商场关闭广播系统。取而代之的是,街头巷尾响起轻柔的钢琴曲,和一段段来自普通市民的录音:
>“妈妈,我爱你,虽然我一直没说。”
>“同事,对不起,上周我对你发脾气了。”
>“我自己,辛苦了。”
毛利奈站在市政府广场中央,身旁是风间拓斋、松本翔、渡边健太、伊藤美纪……所有曾在这场漫长疗愈中彼此照亮的人。
她举起话筒,声音平静而坚定:
“今天我们不说话,我们只听。
听风,听雨,听心跳,听那些曾被淹没的声音。
因为每一个愿意被听见的灵魂,都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接住。”
人群静默。
阳光穿过云层,洒落大地。
一只纸鹤从某人手中飞出,随风盘旋,像一封寄往未来的信。
她回到办公室时,抽屉已快装不下纸鹤。她取出一本新笔记本,封面空白。翻开第一页,她写下:
>**倾听,是一场永不竣工的工程。**
>它不需要终点,只需要持续的存在。
>就像呼吸,像心跳,像光落在尘埃上的瞬间??
>微小,却足以证明:
>我们活着,并且,
>我们彼此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