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贞心淫骨绿意简 > 第52章(第2页)

第52章(第2页)

早从子歆处我得知,她爹爹庆德王最在意的并非钱财。

他虽贵为王爷,却非世袭罔替,若能借此功绩请封世袭,方是真正遂了心愿。

我的这个方案,应能得他支持。

除去给兵部的三千两,这多出的七千两云青铜定能带动几百个作坊,从大规模手工业迈向初级工业化。

“如果达不到约定增产之数,则按比例先扣除陈家收益,之后再扣除庆德王府的那一部分。”

老地主低着头盘算,中间偷瞟了我数眼,那种欲言又止的神态让我揣测不透。

“契兄,有何高见,请直言。”我端起茶盏,有意一大口饮光了杯中残茶。

陈卓唤来仆役续茶的间隙,我的目光又一次不受控制地流连在她身上。

几次三番的偷觑之后,他们夫妻俩似乎都有察觉,陈卓不着痕迹地将身子往张文翰那边倾斜了半寸。

几乎是同一瞬间,那个看似木讷的账房先生便抬起手臂,状似随意地搭在了妻子身后的椅背上,形成一个保护的姿态。

“以我对云青铜行市的了解,成立这样一个商社,统购统销既占资金,价格也不透明,并非良策。而且差价赚多赚少,总免不了外人说三道四……老夫倒有个想法。”

陈老爷的建议是:新增产之铜,由官督民办的“铜引牙行”负责收购经销。原来供给工部的云青铜循旧例而行。

统一收购价定为市价的八成,发售价格维持市价水平。

价差部分作为牙行运营费用及各方分成。

民间作坊持“青引”,按九成市价配售;官办作坊持“红引”,按市价配售(此处微调,使表述更清晰,原文“十成一的市价”指全价,但“十成一”易生歧义)。

价差收益单独记账,除维持牙行营运,还可收购市面来历不明的云青铜。

收益分配仍是:皇帝内帑二千两,庆德王府一千两,工部三千两,老地主一千两。

依他所说,此法一可保课税分明,二来通过青引红引之分对应民办与官办,便于工部统筹需求,三来能为民间匠户谋个公道价,四则也能减少云青铜走私敌国。

我暗暗惊叹这厮脑子真快,思忖良久。这法子实际是通过压低收购价提升各方收益,既合明面账目要求,又暗合各方利益。

越思忖越觉得此策高明,正当我要抚掌称善时,瞥见陈老爷垂眸抿茶的动作僵了一瞬,顿时收住了口。

心里又反复盘算,思及他所提的第四点:收购市面来历不明的云青铜,一时疑云顿起:万一这牙行与矿山沆瀣一气,走私贩只需将私铜拉到牙行,补张青引便能洗白。

收购数量与价格全由牙行暗箱操作,岂非又是一本查不清的糊涂账?

“那你觉得,这牙行当由何人来打理?”我淡淡地问了一句。

他闻言精神一振,“其他人等老夫没资格置喙。只在验铜环节,若行牙行之制,作坊主需凭青引到仓库直接提货。若沿用工部旧法三淬法,怕是耽搁太久!”

他小眼睛不自然地挤了挤,“最好用特制硝石灯照射铜锭,观其焰色反应,提货更快。到时老夫可以带一带他们。”

“此事容后再议吧!”我拿起案几上一本印制粗糙的《商路纪要》随手翻了起来,后背却起了一层薄薄的凉汗!

这老东西如此大费周章为我设想,又提出参与验铜,而他家分成不变——图的是什么?

莫非他想参与走私?

眼前这个被儿子和矿工叫做“陈吸髓”的“大恶人”,绝非心怀天下的贤者。

北固山瞒产本就天量,若用了他的改良之术,让走私贩来个“左手倒右手”,辽国监军司拿到的云青铜,怕是要比新宋兵部还多!

“我的意思是……”老地主还想说点什么,被我不由分说地打断,“契兄,这事该由朝廷重臣敲定,我人微言轻,不过替你家和庆德王府牵个线。”

我很后悔当众卖弄,此刻只能搪塞一下了。

新宋需要陈家,这一点是无疑的。

任老地主如何贪婪狡黠,终究不过是个寒门出身的商贾。

他的身家性命,他的荣辱兴衰,全系于我的一念之间。

就像那孙猴子纵有七十二般变化,也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