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帝仔细查看图纸,眼中闪过一丝寒光:"他们这是要里应外合?"
"不止如此,"沈明轩说,"臣怀疑,他们是想利用倭寇之患来阻挠改革。一旦海防吃紧,朝廷必然要集中精力应对,改革之事就只能暂缓。"
"好一招声东击西!"正德帝重重拍案,"这些人,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但沈明轩却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不过,这或许也是个机会。"
"哦?"正德帝来了兴趣,"说说看。"
"既然他们想利用倭寇之事来阻挠改革,我们何不反其道而行?"沈明轩说,"可以借此机会,一举打破他们的部署。"
他走到御案前,指着舆图分析:"目前倭寇集结在舟山群岛,表面上来势汹汹,但实际上反而暴露了他们的意图。我们完全可以。。。。。。"
正说着,外面又传来急报:"陛下,张居正大人求见,说有要事禀报!"
张居正快步入内,脸色凝重。向皇帝行礼后,他看了沈明轩一眼,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
"说吧,什么事这么急?"正德帝问。
"回陛下,臣刚收到白衣堂的密报。"张居正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发现严世蕃与倭寇使者秘密会面。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到了一个日期:十五日。"
沈明轩心中一震。十五日,正是中元节。这与当初在永昌号密室中发现的预言完全吻合。
"不止如此,"张居正继续说,"他们还提到了'天门'要在那天举行什么重要仪式。具体内容没有打探到,但听说与皇室有关。"
正德帝的脸色变得更加凝重。沈明轩则在快速思考,将各条线索联系起来:严党突然发难、倭寇集结、中元节的仪式、皇室的秘密。。。。。。这一切都指向一个惊人的阴谋。
"陛下,"他突然说,"臣建议立即采取行动,但不是应对倭寇,而是要先发制人。"
"怎么说?"正德帝示意他继续。
"倭寇的威胁固然紧急,但那很可能只是一个幌子。"沈明轩分析道,"真正的危险在京城。我们可以。。。。。。"
他压低声音,详细说明了计划。随着他的讲述,正德帝的眼神越来越亮,而张居正则时不时点头。
"这计划可行,"张居正说,"但需要一个合适的突破口。严党根基深厚,不易动摇。"
"突破口已经有了,"沈明轩说,"就在今早严嵩的奏折中。"
他从案上拿起那份奏折:"严嵩指控我们勾结海商,但他不知道,白衣堂早已掌握了他儿子与倭寇勾结的证据。我们完全可以将计就计。。。。。。"
正说着,外面传来一阵骚动。片刻后,一个太监慌慌张张地跑进来:"陛下,大事不好!户部尚书杨廷和大人被刺客袭击,重伤昏迷!"
屋内瞬间寂静。杨廷和是支持改革的重臣,这次遇刺显然不是偶然。
"来人,"正德帝沉声道,"传旨锁城,任何人不得出入!"
沈明轩和张居正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凝重。局势比想象的要危急得多,对方显然已经开始行动了。
"立即派人保护其他重臣,"正德帝对太监吩咐道,"另外,召集御医院为杨卿家医治。"
"陛下,"沈明轩说,"让臣去看看杨大人的伤势。也许能从中发现些线索。"
正德帝点头应允。就在沈明轩准备告退时,张居正突然开口:"让我随你一同前往。顺便。。。。。。也该让他们见识见识我们的手段了。"
两人快步走在宫道上,冷风阵阵。张居正压低声音:"你觉得,这次刺杀是冲着谁来的?"
"表面上是为了阻挠改革,"沈明轩说,"但更像是一个信号。他们要让所有支持改革的人知道后果。"
"确实如此。"张居正叹了口气,"不过他们似乎忘了一件事。。。。。。"
"什么?"
"当年你破获的第一个案子,"张居正意味深长地说,"就是一起看似简单的刺杀案。结果呢?反而暴露了更大的阴谋。这次,或许也是一样。"
沈明轩心中一动。确实,每次看似危急的局面,往往都暗藏转机。想到这里,他脚步不由加快。
杨府内,气氛凝重。府医正在为杨廷和包扎伤口,几名衙役在现场勘查。
"让我看看。"沈明轩上前查看伤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