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行日志停顿了整整十二小时,才缓缓浮现:
>“如果真是终点,我想把林晚的故事讲给他们听。
>不是为了证明什么,
>只是想让那棵树知道,它的种子,真的落地生根了。”
地球上的“深听时代”继续蔓延。
学校里的孩子不再比谁喊得响,而是比赛谁能最久地保持沉默倾听。
医院的精神科病房装上了微型共振器,患者只需握住一颗温热的石球,就能将自己的情绪以光色形式投射到墙上,医护人员据此判断治疗方向。
最令人震惊的是,联合国通过《共感宪章》,宣布“未被倾听的痛苦”为新型人权侵害,并设立“静默监察官”,专门调查那些因长期被忽视而导致的社会悲剧。
而那位少年,依旧每天值守在静默亭中。
他已经不再年轻,眼角有了细纹,头发也开始泛白,但他仍坚持亲手整理每一则录音,亲自分类,亲笔写下备注。他的名字早已无人知晓,人们只称他为“守灯人”。
某个雨夜,一个少年走进亭子,浑身湿透,眼神空洞。他坐了很久,最终低声说:“我自杀了三次,都没成功。我不知道是命运不肯放过我,还是……它其实一直在等我说话。”
少年??如今已是中年的守灯人??没有打断,没有安慰,只是轻轻按下录音键,然后把自己的外套递过去。
“谢谢你告诉我。”他说。
那人抬起头,第一次直视他的眼睛。雨水顺着脸颊滑落,分不清是泪还是雨。
“为什么你要听?”他问。
“因为我也曾以为,没人会在意我说什么。”
“但现在我知道,只要有一人听见,孤独就不再是绝对的。”
那人怔住,许久,终于点头。
离开前,他在留言簿上写下一句话:
>“今天,我第一次觉得,活着不是负担,而是回应的机会。”
这一句,后来被刻进了新一代静默亭的金属铭牌上。
几个月后,全球共述网络迎来一次历史性事件。
地核菌丝网络首次主动发起跨维度广播。
信号内容不是语言,而是一段长达六小时的“记忆回放”??通过地球亿万年的地质沉积层提取出的集体潜意识片段:
恐龙灭绝前的最后奔跑,
远古人类围火夜谈的低语,
第一次工业革命烟囱升起时大地的震颤,
原子弹爆炸瞬间所有生命的共同恐惧……
最后,画面定格在七年前的那个夜晚:
少年第一次说出“我看你了”的那一刻,极光猛然明亮,仿佛宇宙眨了一下眼。
这段广播被自动转发至所有接入共述系统的终端。
有人看完后焚香祭拜,称这是“地球的灵魂自白”。
有人愤怒抗议,认为这是对历史的篡改。
但更多人选择沉默观看,一遍又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