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她正在脱外套,“去哪儿了?”
“升任市医保局稽查科副科长。”
她动作一顿,随即冷笑:“原来如此。东湖新区的事,不仅没人问责,反而提拔了?”
“上面说他是‘年轻干部重点培养对象’,背景很深……咱们这边有人建议你别再追查了,免得惹祸上身。”
林小满走到窗前,望着楼下排队办事的群众。一位盲人大爷正摸索着走向服务台,志愿者立刻迎上去搀扶。
“你知道吗?”她轻声说,“前几天我去聋哑学校讲课,有个孩子用手语问我:‘林老师,公平是什么?’我告诉他,公平就是哪怕你看不见、听不到、说不出,也能平等地获得帮助。”
她转过身,目光坚定:“如果连我们都不坚持,那孩子们将来怎么相信这个世界是有光的?”
当晚,她整理了东湖新区事件的全部证据链,包括数据拦截日志、居民联名投诉信、通话录音文字稿,以及那位周副主任在其他区任职期间涉嫌贪污的线索汇总,打包加密后分别发送给省纪委、国家医保局督察组和《南方都市报》记者邮箱。
做完这一切,她泡了杯茶,翻开阿秀父亲寄来的照片??小女孩站在院子里奔跑,脸上洋溢着久违的笑容,身后是一行歪歪扭扭的字:“林妈妈,我学会写字啦!”
她笑着擦了擦眼角,把照片夹进日记本。
一周后,舆论发酵。媒体曝光“平价药房联盟”背后存在行政干预与利益输送链条,多家药店被查;紧接着,纪检部门宣布对周姓干部立案调查,其在原岗位虚报冒领补助金近百万元的事实浮出水面。消息传来那天,服务站门口放了一篮新鲜鸡蛋,附条写着:“谢谢你还肯为我们说话。”
春天来得格外早。三月中旬,第一批青少年医保关爱基金受助学生重返校园。其中有个叫小宇的男孩,母亲精神病住院,父亲车祸身亡,他曾辍学半年靠捡废品维生。林小满亲自联系学校减免学杂费,帮他补办户籍和医保,还安排心理辅导老师定期跟踪。
第一次见面时,小宇低着头,一句话不说。她没逼他,只是每周带本书去看他,陪他坐在院子里晒太阳。直到某天,他忽然开口:“林阿姨,我想考警校。等我长大了,我要抓坏人,不让别人像我妈那样被人骗钱赶出医院。”
她摸摸他的头,笑着说:“好啊,那我现在就得开始给你补习数学了。”
与此同时,智能预警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林小军带着团队连续奋战两个月,实现了跨区域就医数据实时比对、异常报销自动标记、高风险机构动态评分等功能。首月试运行便识别出四十三起疑似骗保行为,涉及金额超六十万元,其中一起团伙作案甚至牵扯到外省三家民营医院。
庆功会上,技术组组长激动地说:“这不仅是算法胜利,更是基层数据打通的结果!以前信息孤岛,现在我们能看到全链条!”
林小满举起茶杯:“敬每一位默默录入原始数据的同事,敬每一个愿意配合上传资料的医生,敬所有信任我们、把身份证交给我们扫描的普通百姓??没有你们,再先进的系统也只是空中楼阁。”
夏日再度来临。七月流火,她带队深入边境牧区,为游牧民族建立流动参保点。帐篷里支起电脑,太阳能板供电,手持终端连接卫星网络,实现现场采集、即时审核、当场制卡。一位七十岁的老额吉抱着新卡哭了:“我活了大半辈子,第一次觉得自己也被国家记住了。”
返程途中,她接到通知:国务院办公厅拟召开“基层医疗保障创新经验交流会”,邀请她作为唯一基层代表发言。
会议当天,礼堂座无虚席。各省厅领导、专家学者齐聚一堂。轮到她上台时,全场安静。
她没有念稿,只说了几句:
“各位领导,我来自最普通的社区服务站,每天打交道的不是PPT和报表,而是咳嗽喘息的老人、抱着孩子焦急的母亲、为几块钱药费发愁的农民。
有人说,中国太大,基层太复杂,有些事‘管不过来’。可我想说,不是管不过来,而是愿不愿意弯下腰去听一听他们的声音。
我们推行家庭医生签约,不是为了完成指标,是为了让独居老人突发心梗时,能有人第一时间赶到;
我们开发智能系统,不是为了炫技,是为了让骗子无处藏身,让救命钱一分不少地送到真正需要的人手中;
我们培训志愿者,不是搞形式主义,是因为我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有限,但千千万万人携手,就能筑起一道防火墙。
我不是改革者,我只是执行者。而真正的改革,始于每一次对不公的说不,源于每一回对弱者的伸手。
请记住:民心不在文件里,不在报表上,而在每一个被温柔对待过的生命之中。”
掌声雷动,经久不息。
三个月后,《人民日报》头版刊发评论文章《从林小满看新时代基层治理温度》,全国掀起学习“小满工作法”的热潮。多地复制推广“便民卡+志愿队+智能监控”三位一体模式,群众满意度持续攀升。
年底总结会上,局长动情地说:“这一年,全区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升41%,投诉率下降82%。林小满同志用实际行动证明:只要心中有民,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
她站起来回应:“成绩不属于我个人。它是王大爷每天巡逻三万步的脚步,是卖鱼大嫂收摊后义务登记的身影,是秀兰折的那只灯笼,是小宇写下的那句‘我要当警察’……是无数普通人选择善良的瞬间汇聚而成的光。”
散会后,她独自留在办公室,打开电脑,新建了一份文档,标题写着:《关于推动全国统一电子健康码与医保卡融合的可行性建议》。
窗外,雪花又开始飘落。
她揉了揉酸涩的眼睛,端起凉透的咖啡喝了一口,继续敲击键盘。屏幕微光映在她脸上,像极了当年夜校教室里那一盏忽明忽暗的日光灯??微弱,却不曾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