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爷,您,工部,是大清的六部之一。”工部不是您的个人衙门!蒋廷锡被拍的浑身打寒战,生怕下一秒自己就要被活阎王一脚踹上西天。可他还是要据理力争。
“哦~~爷说你有勇气,你还蹦跶起来了?”四爷笑一笑,再拍拍,很开心地感受他的恐惧和眼泪花花。“这话对。爷也送给你。刑部、礼部、户部、工部……都是大清的六部之一,你,你们,都是大清的官员哦。记得哦。”
呼噜一把脑门,四爷抬脚,愉快地晃着八字步离开了。
安布禄赶紧跟上送着,等他回来,发现蒋廷锡还一屁股坐在地砖上,眼泪花花的,哭得小孩子一样,哭笑不得。
“你说你,你就一个书生,不去翰林院,你还非要来刑部当差?”安布禄扶着他起来,也是稀奇,这三十岁的人哭起来居然不讨人厌弃,透着一抹纯真。“你拿人拿错了,被人利用了。我要人提醒你好几次,你就是听不懂。”
“真的?”蒋廷锡抽噎着,面堂白净,身形瘦弱,一身工整的七品官服给他穿成书生棉袍,此刻红着兔子眼睛,哽咽地看着尚书。“不是四爷威胁尚书大人?”
“四爷威胁?”安布禄真哭了。你家里人就是这样教导你的吗?“工部如果有人真犯事,不用刑部动手,四爷早就把人法办了。你当四爷是什么人?”
“老虎都有打盹儿的时候那。”蒋廷锡犯了书生倔强。“我知道四爷要求人严格,可既然有人咬出来了,就要去拿人核实,这不是应该的?”
“核实,也不用带来刑部大牢问,看情况在工部问一问就成。”安布禄真怕他再给自己惹事。“你办差要灵活。这次幸好是四爷。如果是其他小爷,脾气上来,给你一脚,就你这身板,够你受的!你还想不想继续办差了?”
“我想继续办差。”蒋廷锡打个哭隔儿,用袖子呼噜一把眼泪,委屈着。“我宁可四爷给我一脚,干嘛摸我脑袋?”
咳咳。安布禄同情地看着他:你不知道你的模样,很想要人欺负一把吗?四爷就是这样手欠的,还有权利的。
不管怎么说,蒋廷锡是自己的手下,还是山东巡抚的亲弟弟,安布禄不能要他真惹出来祸事,只能拿出来耐心,费力地教导着。
四爷回去府邸,陪着一家人用完饭,见到不请自来的八弟,很是嘚瑟地冲着自己嘿嘿笑:“四哥,是弟弟听你的建议,劝说大哥出京班超,成功了。”
这模样,要是有尾巴就翘上天了。四爷看一眼脚边抢骨头的猎狗夫妻,伸手呼噜一把他的脖子。
八爷:“!!”
双手护着脑袋脖子,怒目而视:“四哥,弟弟长大了!”
“哦~~”四爷一乐。“我今天在刑部见到山东清吏司蒋廷锡,有点眼熟。”
八爷眼睛骨碌一转,拉着四哥进来书房,关上房门,神神秘秘地问:“四哥,你是不是忘记了?”
“忘记什么?”
“蒋廷锡啊,你的蒋相啊,类比李光地于汗阿玛的大臣啊。”
“真的?”
“真的。弟弟和你讲啊,这个蒋廷锡……”
后世人提到雍正,相当一部人认为他是残暴的,但雍正绝不是一个脸谱化的人物,他非常的真性情,很有体恤下情的一面,而对于这点,后世闻名的大清画家蒋廷锡是极其有感触的之一。
蒋廷锡的家底很厚。或许从小受到了家庭的熏陶,蒋廷锡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也很高,尤其是画画更是一绝。康熙:不会画画的官员成不了好学士。
学而优则仕,蒋廷锡也不能免俗,他也走向了官场。在康熙时期,他就凭借着自身的能力,被赐为进士,后来升迁为内阁学士。
到雍正当皇帝,雷厉风行地实行改革,蒋廷锡作为保守派大臣不乐意,消极抗争,甚至要闹罢工回家养老。但是他更担心,自己走了,朝堂上都是雍正的改革派,坚持留下来。
他人品好。雍正知道。蒋廷锡真正走向位高权重是在雍正继位之后,雍正很看重人才,对于蒋廷锡也是格外重视。雍正元年,就升迁他为户部侍郎,蒋廷锡在任上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可以说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好官,当然也是雍正眼中的良臣。
其实君臣两个都知道,彼此都是“公事公办”而已。
雍正能容人,他实心办差,不断高升到文华殿大学士。
四爷听着有点懵。
八爷说着说着,自己先感动了,情绪饱满地夸赞:“四哥,说实话,弟弟也是佩服你这一点。仔细想想,蒋廷锡这样的刺头,天天阴阳怪气地顶撞您,您也容得下。这‘容’,说起来容易,古往今来的帝皇,能做到的有几个?四哥最棒。”
四爷摸着下巴,疑惑地看着他。
“四哥听着,自己都感动了,四哥这样好?”
“好着那。”八爷拍着胸膛保证:“四哥,即使弟弟认为你虚伪拉拢人心,但能愿意做这样的面子情,也够感动的了。古往今来,和唐太宗容着魏征的,真没有几个。”
四爷小自恋:“……好像,很有道理?”
八爷点头跟小鸡啄米:“是那是那。”
吆喝!四爷抬手给他一个脑崩儿:“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