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想电脑里的那十几项BTA成果,并刚刚才看过的分析报告,再看看长案上摆的整整齐齐,次序分明的白釉瓷,然后再回忆一下,他勘探河津那五处遗址的全过程……
结果,你让他去挖坑?
这不是大格小用,这他妈是糟蹋人才。
更主要的是,遗址全是他发现的,包括河津窑,包括霍州窑。
同时,技术起源、工艺链条,全是他验证的。甚至于,他已经做完了大半的研究工作,只需要发掘出遗址,侧面验证一下工艺流程。
所以,要么让他主持勘探发掘,要么主持工艺研究,不会有第三个可能。
顶多也就是顾虑一下他太年轻,资历不够,给他安排一个保驾护航的甩手掌柜。
就像隔壁的实验室:王齐志挂名,林思成干活。
但这样一来,站在运城的立场上,估计天都塌了。
原本是:元代唯一的细白瓷生产中心、贡窑,金、元明期唯二的白釉并瓷枕贡瓷(同时期还有定窑),现在成了唯二、唯三,因为还要加上霍州窑。
站在省文物部门的立场上,可能得拿头撞墙。
原本是:全国唯一一处完整、全工艺体系的宋代卵白玉烧造遗址,结果,只存在于史料中的卵白玉,竟然是宋代景德镇湖田窑的影青瓷?
不论是烧造历史、还是代表性,以及遗址规模,两者都没办法放一块比较。
更关键还在于,这种工艺的演变瓷在明清两代的影响力。特别是明代:甜白釉、蛋壳杯、成化斗彩,乃至鸡缸杯……这怎么比?
甚至于,它连德化窑都比不过。
就好比,黑夜中只开一盏灯,和舞台上开好多盏灯的区别。
前者能让它无比耀眼,后者只会让它黯然失色。
吴晖已经能够想像到:当文物局叫停河津窑项目,重新系统性的规划发掘计划,山西那边会有多难受。
当文物局主持并组织,林思成跟着专家组再一次到河津的时候,他们会有多么的难以置信。
等知道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怎么到的这一步,怕是会后悔到吐血。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但站在林思成的立场上,逻辑不对……
吴晖想了想,觉得到这个份上,已经没必要打哑谜,他索性开门见山:
“为什么不再研究一段时间?不说完全复原工艺,至少也要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别人想追也追不上的时候,再把这些拿出来?”
“不然,你做的这些,耗费这么多的资金,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不就给别人做了嫁衣?”
“谢谢吴司长,我和老师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才拖了您这么久!”
说着,他又拿出那件刚烧出来的青白瓷杯。
瞄了一眼,吴晖的两颗眼珠直往外突。随后,就跟过电一样,手指禁不住的颤了一下。
这是什么?
宋代影青瓷,河津青白瓷,还是明代蛋壳杯,清代德化葱根白?
更或是,包含了几种瓷器所有的工艺特点,就像个大杂绘?
吴晖睁着眼睛,在两人的脸上转来转去:
怪不得,让人欺负成了那样,王齐志一反常态,连声都不吱?
更怪不得,欢送会那天,林思成依旧能笑的出来?
这师生俩憋的何止是大招,这他妈是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