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远怔了一下。“你妈……知道?”
“我知道就够了。”她抬头看他,“她不知道你是孩子的爸爸,只当你是朋友。”
两人之间陷入短暂的沉默。空气里飘着粥香和淡淡的药味,像极了多年前他们还在高中图书馆自习的那个冬天。
“昨天的发布会,我很佩服你。”江晚意忽然说,“换成别人,可能早就躲起来了。可你选择了直面。”
“我没有选择。”陈远靠在冰箱边,“如果我不站出来,流言就会变成真相。而远远……他不该背负不属于他的污名。”
江晚意望着他,眼里闪过一丝心疼。“你总是这样,把所有重量都压在自己肩上。”
“习惯了。”他笑了笑,笑容很淡,带着倦意。
“那你有没有想过,也许……你可以让别人分担一点?”她声音更低了些,“比如我。”
陈远猛地抬头。
江晚意没有回避他的目光。“我不是在暗示什么感情上的事。我只是觉得,你不需要一个人做英雄。你需要帮手,而我愿意成为其中之一。”
她的语气平静却不容置疑,像春风吹过冰面,悄无声息地裂开一道缝隙。
陈远喉结动了动,终究只是低声说了句:“谢谢。”
就在这时,远远醒了。
“爸爸??”稚嫩的声音从卧室传来,带着刚睡醒的鼻音。
陈远立刻转身进去,江晚意跟在后面。
小男孩揉着眼睛坐起来,看见陌生人愣了一下,随即缩进被子里,只露出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
“这是江阿姨。”陈远柔声说,“她给你带了止咳汤哦。”
“你好呀,远远。”江晚意蹲下来,声音放得极软,“我是爸爸的朋友,你不记得我啦?上次公园滑梯我们一起玩过的。”
远远歪头想了想,终于探出身子,怯生生地点了点头。
那一刻,陈远忽然意识到,这个家里太久没有出现过女性的身影了。洗衣机里的衣服全是男款,冰箱里的便当永远只有大人和小孩两种口味,玩具堆里找不到一条粉色发带或一只毛绒兔子。他以为只要提供安全和温饱就够了,却忽略了孩子成长中对情感多样性的感知。
或许,江晚意的到来,不只是巧合。
上午九点,冯琼凝打来电话:“教育局领导要看项目汇报,临时通知下午两点在行政楼会议室召开闭门会议,要求你亲自出席。”
“主题是什么?”陈远问。
“初步判断是政策扶持意向,可能是想纳入‘青年创新创业孵化重点项目’。”冯琼凝顿了顿,“但他们特别强调,希望你能‘澄清社会争议’,并提交一份完整的个人履历说明。”
陈远冷笑一声。“所以还是不信任我这个人本身?”
“现实就是这样。”冯琼凝叹了口气,“能力和品德,在公众眼里往往是分开评判的。”
“我知道了。”他说,“我会准备材料。”
挂了电话,他翻开笔记本,开始整理这些年的时间线:
2018年高三暑假,注册“知远乳业科技有限公司”;
2019年入学大学计算机系,同年妻子难产去世,独自抚养陈知远;
2020年引入食品学院教授团队,启动配方研发;
2021年完成首轮天使融资,估值破亿;
2022年建立自有检测实验室,通过国家婴幼儿配方食品初审……
每写一行,手指都在微微发抖。
这些数字背后,是他抱着高烧的孩子在急诊室熬过的通宵,是躲在厕所里平复情绪后再笑着接投资人电话的伪装,是在亲子活动日假装是叔叔而不是爸爸的心酸。
中午,江晚意主动提出留下来照看远远,让陈远安心准备会议资料。
“你放心去吧。”她说,“我就在这儿,哪儿也不去。”
陈远看着她抱着孩子读绘本的样子,忽然觉得这座房子久违地有了“家”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