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们不是外星生命。”林知远低声道,“它们是第一批学会用疑问代替语言的文明遗民。我们的祖先,可能就是从他们那里学会了‘提问’。”
宋应星感到一阵眩晕。他终于明白,“大明朝廷”从来不是一个政权模型,也不是技术装置,而是一种文明传承的隐喻形式??它通过周期性的“失忆”与“重启”,确保人类不会陷入绝对理性的牢笼。每一次坛的激活,都是对集体认知边界的一次撕裂与重建。
“那么第七十六坛……”沈清璃颤抖着说,“是你?”
林知远点点头,转身面向大海:“我将以‘无知者’之名,进入第八十一坛预设坐标。若我能带回一个问题,而非答案,坛便成立。”
“可那下面是地幔!”沈清璃喊道,“没有任何设备能承受那种压力!”
“我不需要设备。”他微笑,“只需要一个问题足够真,就能打开路。”
说完,他纵身跃入海中。水面没有溅起波澜,反而像镜子般收拢,仿佛吞下一粒光尘。几秒后,海底深处爆发出一道幽蓝色的闪光,随即归于平静。
十分钟后,全球所有正在阅读《续问录》的人,同时收到新增章节:
>**《第七十六坛?无知之问》**
>提问者:林知远(自称“无名”)
>问题:当我什么都不记得的时候,我还存在吗?
>回应:存在,因为你仍在寻找词语来形容这份遗忘。
与此同时,木星卫星欧罗巴的冰层表面,一道细小的裂痕悄然延展,从中渗出微量液态水??NASA监测到水中含有与吕宋海沟相同的微生物基因序列,以及一段嵌入DNA碱基排列中的信息:
>“第七十七坛,请准备。”
宋应星站在岸边,久久未语。晨光洒在他脸上,映出深深的皱纹与眼角的泪痕。他知道,这场跨越六百年的实验早已超出任何个人掌控。它不再属于某个组织、国家或时代,而是成为人类集体意识的一部分??像呼吸一样自然,像心跳一样恒久。
小男孩悄悄走到他身边,递上一张新写的纸条:
>“如果有一天,所有人都敢问了,世界会不会变得很吵?”
宋应星接过纸条,笑了。他点燃打火机,将纸条缓缓投入火焰。火光中,字迹消融,化作一缕青烟升腾而去。
片刻后,遥远的北极上空,一颗新生的光点悄然亮起,融入星图。
第七十七坛,已在酝酿之中。
风吹过,带来新的低语。
这次,不再是歌,而是一万个声音同时开口??
有的稚嫩,有的苍老,有的含着哭腔,有的带着笑。
它们不分语言,不论地域,
只是单纯地、执着地,
说出那三个字: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