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在签售会上放一段‘ProjectEcho’的试玩demo。”
李婉清愣了一下,随即笑出了声:
>“成交。”
……
一个月后,签售会在上海一家独立书店举行。
现场坐满了读者和玩家,有人捧着《从文字到世界》,有人戴着“ProjectEcho”的纪念徽章。
江远站在台上,看着台下的每一个人,心里涌起一阵暖意。
他缓缓开口:
>“今天,我想讲一个故事。它不是关于成功,也不是关于销量,而是关于一群人,如何在一个快节奏的时代里,选择慢下来,去做一件没人相信的事。”
>
>“他们失败过,迷茫过,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选择。但他们从未放弃。”
>
>“因为他们相信,真正的游戏,永远不会消亡。”
台下响起掌声。
而在这掌声中,江远仿佛又回到了那个深夜。
那个他写下第一句“传统游戏的未来,不在销量里,在热爱中”的夜晚。
他知道,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
属于他们的时代,才刚刚开始。
“ProjectEcho”上线后的第二周,星海互动的办公室依旧热闹非凡。
各大游戏媒体纷纷发表深度评测,玩家社区也掀起了热烈讨论。有人称赞它的叙事节奏如电影般流畅,有人则惊叹于它对情感细节的刻画。而最让团队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玩家开始自发整理剧情线索、绘制角色关系图,甚至有人尝试用AI分析游戏中的隐藏信息。
林小夏坐在自己的工位上,看着屏幕上不断更新的玩家反馈,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抹笑意。
她点开一条高赞评论:
>“这不是一款让我‘爽’的游戏,但它让我哭了。”
>
>“主角站在废墟前回忆过去的那段演出,像极了我曾经失去的东西。”
她轻轻叹了口气,将这条评论截图发给了陈默。
几秒钟后,手机震动了一下,是陈默的回复:
>“我们做到了。”
她低头看着这句话,心里涌起一阵久违的满足感。
……
与此同时,江远的新书《从文字到世界:一场游戏的诞生》已经进入最终校稿阶段。
他坐在出租屋的桌前,窗外的城市依旧灯火通明,而他的心境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平静。这本书记录了“ProjectEcho”的整个开发过程??从最初的构想到最终的落地,每一页都承载着他们的坚持与热爱。
李婉清打来电话时,他正修改着最后一章的内容。
“怎么样?”她的声音带着一丝期待,“写完了吗?”
“差不多了。”江远笑了笑,“最后一章我加了一段新的内容。”
“是什么?”
“是我们所有人第一次聚在一起讨论‘ProjectEcho’的那个夜晚。”他说,“我记得那天,陈默说了一句很特别的话:‘如果我们不做这款游戏,总有一天会有人来做。但我不愿意等那一天,我想成为那个‘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