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依旧非议不断,然民间已视曹霖为“活神农”。有村妇梦中见一老者指点:“汝家灶台下埋有古种,乃先祖所遗。”掘之果然,乃汉初黑麦遗种,生命力极强。消息传开,各地纷纷挖掘祖传窖藏,竟找出百余种失传良种。农政司将其统一培育,命名为“还魂系列”,寓意“民族之根,从未断绝”。
这一年,风调雨顺。
全国十八州大熟,仓廪充实,米价回落至每石三十钱,为三十年来最低。百姓不再抢购,市集安宁。孩子们背着新编的《农政童谣》上学:
>“曹公犁,划开天,
>黑土翻,金穗连。
>昨日饿,今日饱,
>明年还要多种稻!”
曹霖依旧住在展宏原茅屋,屋前种了一畦韭菜,是他亲手栽的。每日清晨,他仍随农人一同下田,教年轻人如何判断土壤湿度。有人劝他建宅邸,他摇头:“房子太大,心就离地远了。”
某日午后,一小童跑来:“曹爷爷,外面有个穿破袍的老头,说要见你,不肯走。”
曹霖出门,只见一人跪于泥中,白发苍苍,满脸泪痕。定睛一看,竟是当年纵火焚册的刘氏家主??刘弘。
“罪人……罪人来赎命了。”老人颤抖着从怀中掏出一只铁盒,“这是当年烧剩的地契残片,我一直藏着……我知道错了。我儿子被贪欲蒙心,害了全族。如今田被没收,子孙流放,只剩我一人苟活。我不求赦免,只求让我做最苦的活,替百姓修一年水渠,哪怕死在路上……也算还一点债。”
曹霖沉默良久,接过铁盒,打开一看,焦黄纸片上依稀可见“江陵县第三都第六图”字样。
他轻轻合上,递给身后农政官:“给他一套工服,安排去最缺人手的汉水段。每天记工分,年底若表现好,可申请返乡探亲。”
众人愕然。赵统低声问:“此人罪大恶极,为何不罚?”
曹霖望着远处忙碌的身影:“惩罚是为了让人怕,教化才是为了让人醒。他若真心悔过,比杀他更有价值。况且……”他笑了笑,“我们不是一直在教人重新做人吗?”
暮色四合,晚风吹过麦田,沙沙作响,如同大地的呼吸。
当晚,曹霖独坐灯下,翻开《均田实录》最后一页,提笔添上一段:
>“新政十载,始知治国不在法令之严,而在人心之苏。民之所以信,非因官威,而因官与同苦;政之所以立,非因权力,而因权力低头于泥土。吾辈所行,非改革,乃归正??让土地回到耕耘者手中,让尊严回到劳动者脸上。此即‘虎贲’二字真义:不为征战,而为守护。”
写罢,搁笔,仰望夜空。
星河浩瀚,一如初心。
忽然,武侯鼎轻轻一震,鼎内浮现出新的文字,不再是血色,而是温润的金色:
>“春已深,耕未停,
>万里田,共一心。
>后世若有难,
>唤我姓名。”
曹霖微微一笑,吹熄油灯。
他知道,这场春耕,永远不会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