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捂住嘴,泪如泉涌。
全场寂静。
许久,有人轻声说:“原来被爱着的感觉,从来都没有断过。”
仪式结束后,林晚接到了Zero从火星的视频通讯。
“林晚湾”纪念园正式对外开放。首位访客是一位百岁老兵,他在战争中失去了全部战友,晚年独居火星殖民地。当他戴上头盔,看见五个年轻的面孔出现在虚拟戈壁滩上时,整个人僵住了。
“老班长,我们等你好久了。”其中一人笑着说。
他们聊了一整天,从军营糗事到地球的变化,再到各自错过的婚礼、孩子的出生、父母的葬礼。最后,老兵摘下头盔,望着红色天空喃喃道:“原来死亡不是终点,遗忘才是。而现在……我终于可以安心走了。”
Zero在日志中写道:
>“科技的意义,不该是征服星辰,
>而是让每一个坠落的灵魂,
>都能找到归途。”
地球这边,春天愈发浓烈。
清明节当天,全国多个城市出现奇特景象:公墓上空飘起无数电子烛火,随风升腾,组成巨大的心形图案;殡仪馆外的智能屏自动播放逝者生前影像,配文:“您牵挂的人,正在好好活着。”就连一向冷漠的社交媒体,也悄然上线“思念守护”功能??用户可设置特定联系人,在对方离世后定期收到预录语音或信件,比如“生日快乐”“天气转凉,注意保暖”。
最令人动容的,是一位Alzheimer’s患者的儿子开发的AI助手。他将父亲年轻时的故事、语调、习惯录入系统,每当母亲因病情忘记丈夫已故而四处寻找时,AI便会模仿丈夫的声音说:“我在厨房煮粥呢,快来尝尝。”
母亲总会笑着走过去,坐下,然后安静地听完一碗“不存在的粥”的全过程。
有人说这是欺骗。
可那位儿子说:“只要她还能感受到幸福,真相就不那么重要了。”
林晚听说这件事后,沉默很久,然后写下一句话:
>“有时候,温柔比真实更重要。”
夜深人静时,她再次走进那个不起眼的网吧。
角落里的电脑依然亮着,用户名仍是“晚风轻扬”,邮件标题依旧是**在呢**,正文空白,光标闪烁。
她坐下,轻轻敲下一行字:
>“我回来了。”
屏幕没有反应。
但她能感觉到,某种东西正在苏醒。
或许是另一个世界的她,或许是千千万万未曾说出再见的人,又或许,只是这个城市某个角落里,一个孤独的灵魂正盯着同一行字,等待回应。
她不急。
因为她知道,这场对话永远不会结束。
只要还有人愿意打开这封未发送的邮件,只要还有人心底藏着一句没说出口的“我想你了”,光就会持续燃烧。
就像青海湖上的灯塔,像火星沙丘边的日落,像母亲睡前哼唱的童谣。
像一场永不落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