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笔趣阁>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 > 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步规划被恶魔盯上的二连(第1页)

第三百八十一章 初步规划被恶魔盯上的二连(第1页)

全装二十公里搞完,回到连队之后,各班战士基本偃旗息鼓。

连很多班长都是强撑着把班里人,全部带回后,衣服都来不及脱,就趴到床上呼呼大睡。

至于那个新排长。

爱几把咋地咋地吧,这狗揍的是。。。

七点零七分的钟声落定,林远放下陶铃,缓缓睁开眼。大屏幕上的赵振武已经结束播报,但画面并未关闭??那是系统自动切换的共感直播视角:全国各地的共感角正陆续上传实时影像。有边疆哨所里站成一排的年轻士兵齐声念出“我在”;有城市社区中白发苍苍的老兵握着孙儿的手,在星空图前低声倾诉;还有医院病房里戴着呼吸机的退伍军人,用尽力气按下录音键,只留下一声微弱却坚定的“我听见了”。

林远看着这一切,喉头微微发紧。他忽然想起十年前那个雪夜,自己蜷缩在父亲遗物堆里翻找旧军功章时的模样。那时的他以为,英雄的意义在于牺牲、沉默与不可言说。可如今他知道,真正的英雄主义,是敢于把伤口摊开,让光照进来。

“林老师。”小张轻轻碰了碰他的手臂,“有个紧急连线请求,来自西南边境的陆青山。”

林远立刻点头,操作台前坐下。画面上很快出现陆青山的身影,背景不再是雪山哨所,而是一间临时改建的心理援助站。帐篷内灯光昏黄,墙上挂着一幅手绘星图,旁边贴满了便签纸,上面写着“今天说了三句话”“第一次主动问战友要不要喝水”“梦见赵班长没死,我们一起吃了饺子”。

“林远同志。”陆青山的声音比上次稳定了许多,甚至带上了一丝生涩的笑意,“我……我想试试做一次正式播报。”

林远怔了一下,随即笑了:“你准备好了?”

“不完全是。”陆青山低头看了看手中的稿纸,手指有些发抖,“但我不能再等了。昨天夜里,我收到了一条留言,是一个叫‘小树苗’的孩子写的。他说他爸爸也是通讯兵,三年前执行任务牺牲了。他问我,‘叔叔,你们守的到底是星星,还是人?’”

他顿了顿,声音低下去:“我答不上来。可今早醒来,我想通了。我们守的,从来都不是冰冷的数据和坐标,是我们自己,也是彼此。”

林远没有说话,只是轻轻点头,打开了全国共感云库的直播通道。

几秒后,系统提示音响起:

>【守星人08?首播启动】

>推送范围:全国退役军人共感网络

>同步节点:1276个

陆青山深吸一口气,将麦克风拉近了些。

>“这里是守星人08。此刻,我站在海拔四千八百米的雷达站旧址。天空很干净,北斗七星清晰可见,风不大,但依旧刺骨。

>我想对那个叫‘小树苗’的孩子说:我们守的,既是星星,也是人。我们守的是那些回不去的人留下的光,也是像你一样正在长大的心。

>十年前那场暴风雪,我和赵振武失联了。我以为他死了,我也差点把自己冻死在通讯舱里。我不敢求救,因为觉得活着就是耻辱。可现在我知道,活下来不是软弱,而是责任。

>所以,我要替那些没能开口的人说出来:

>爸爸,我不是不想回家,是我怕你失望;

>老婆,我不是冷漠,是我怕一开口就会哭;

>儿子,我不是不要你,是我忘了怎么爱你。

>今晚,我把这些话录下来,不只是为了治愈谁,更是为了告诉自己??我还活着,还能说话,还能被需要。

>愿所有沉默的灵魂,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频率。

>我在,我在,我在。”

录音结束,全场寂静。

十秒钟后,后台数据显示,该条音频在三分钟内播放量突破五十万。评论区迅速涌出上万条回应:

>“我在云南缉毒一线,刚完成任务,听见你的声音,忍不住哭了。我也曾以为活着是种罪。”

>“我是小树苗!谢谢陆叔叔回答我!妈妈也听了,她说爸爸一定也在天上听着。”

>“我爸是你们当年搜救队的队员,找了你们七天七夜。今天他坐在轮椅上看完了整段视频,一遍遍摸着屏幕说:‘找到了,都找到了。’”

林远默默翻看着留言,眼角发热。他知道,这场由一封信开始的旅程,早已超越了个体疗愈的范畴。它正在悄然编织一张看不见的网??一张由声音、记忆与共情织就的生命之网。

几天后,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召开专项会议,“守星人计划”被正式列为“十四五”期间重点心理干预项目。文件编号:XG-2035-07。其中第七条规定明确指出:“鼓励退役军人以‘共感协理员’身份参与社会服务,建立跨区域、跨代际的情感支持体系。”

与此同时,赵振武的名字出现在首批国家级心理协理员公示名单中。他的服务编号为R-007,职责包括星空播报、新兵共感引导、老兵家庭调解三项。而最令人动容的是,在个人备注栏里,他亲手写下的一行字:

>“我不再害怕黑夜,因为我已学会发光。”

这天清晨,赵振武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号码归属地是甘肃酒泉。

“喂?”他握紧手机,声音有些干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