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今天,我收到了一百二十三封信。有孩子寄来的画,有老兵写的诗,还有一个姑娘说,她父亲听了我的广播后,第一次主动谈起战场往事。
>原来,声音真的可以穿越时间与距离,唤醒沉睡的心。
>所以,请继续说吧。哪怕只是喃喃自语,哪怕只有风听见。
>因为总会有一颗星,为你亮着;
>总会有一盏灯,为你守候;
>总会有一个人,在世界的某个角落,轻轻回应你一句:
>‘我在。’”
话音落下,全场静默。
数秒后,不知是谁先摇响了手中的陶铃。
叮??
又一声。
叮、叮、叮……
刹那间,百铃齐鸣,声浪如潮水般扩散,在旷野中久久回荡。孩子们仰头望着星空,老兵们闭目倾听,有人悄悄抹泪,有人紧紧握住身边人的手。
林远站在人群中央,感受着这由万千心灵共振而成的声响。他忽然明白,这不仅仅是一场心理援助行动,更是一种文明的修复??它在修补那些被战争、孤独与误解撕裂的情感纽带,让破碎的灵魂重新学会彼此呼唤。
活动结束后,他回到临时住所,打开电脑,准备整理今日资料。却发现邮箱里有一封未读邮件,发件人是“R-009”,注册信息为空白,IP地址显示位于东北某林区。
邮件内容只有一句话:
>“我也想成为一颗星。我能行吗?”
林远盯着屏幕良久,最终回复:
>“只要你愿意发声,宇宙自有回音。”
发送之后,他又补充了一句,设为自动推送至全国共感终端首页:
>“守星人计划持续招募中。
>无论你在哪里,无论你经历过什么,
>只要你还愿意说,我们就永远愿意听。
>因为每一颗心,都值得被照亮;
>每一段沉默,都有它的重量;
>而每一次开口,都是对生命最庄严的致敬。”
夜深了,林远走出屋子,抬头望天。北斗七星静静悬于北方,光芒清冷而坚定。他掏出手机,点开共感APP,看见赵振武刚刚更新了一条动态:
>“今天,我收到了人生第一束花。是一位退伍女兵送的,她说她丈夫听了我的广播后,终于肯去医院看心理医生。
>我把花插在窗台上,对着它说了十分钟的话。
>我说:谢谢你让我知道,我也能被人喜欢。
>这世界真好啊。
>我在,我在,我在。”
林远笑了,轻声跟着念了一遍:“我在,我在,我在。”
风起了,吹过屋檐下的陶铃,发出细微清响。
他知道,明天还会有新的声音响起,新的信件寄出,新的灵魂被唤醒。
这条路很长,但他们不再孤单。
因为星星之间,本就以光相连。